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生物化学论文

EGF刺激前后MDA-MB-468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表第8-12页
第一章 综述第12-24页
   ·EGFR信号通路及其入核现象的发现第12-16页
     ·EGFR信号通路简介第12-13页
     ·核内EGFR的发现第13页
     ·其他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核转位现象第13页
     ·核转位EGFR的发生机制第13-15页
     ·核转位EGFR的重要生物学作用第15-16页
   ·磷酸化肽段富集第16-19页
     ·抗体富集法第16页
     ·色谱分离富集法第16-19页
       ·固相金属离子亲和色谱富集法第16-17页
       ·金属氧化物富集方法第17-18页
       ·二维磷酸化肽段富集方法第18页
       ·阳离子交换色谱法第18-19页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定量技术第19-23页
     ·~(32)P代谢标记和荧光染料染色的磷酸化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第19页
     ·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第19-22页
       ·化学标记技术(chemical modification)第19-20页
       ·同位素代谢标记技术第20页
       ·同重同位素标签标记定量法第20-21页
       ·~(18)O标记技术第21-22页
       ·同位素标记的肽段作为内标的绝对定量法第22页
     ·非标定量法第22-23页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EGFR入核现象的验证第24-32页
   ·前言第24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实验材料第24页
     ·主要试剂第24页
     ·实验仪器第24-25页
     ·实验方法第25-27页
   ·实验结果第27-31页
     ·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EGFR核转位现象第27-28页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验证EGFR核转位现象第28-30页
     ·其他癌症细胞系中EGFR的核转位现象第30-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TiO_2法富集细胞核磷酸化肽段第32-38页
   ·前言第32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2-35页
     ·实验材料第32页
     ·主要试剂第32页
     ·实验仪器第32-33页
     ·实验方法第33-35页
   ·实验结果第35-37页
     ·TiO_2磷酸化肽段富集方法的优化第35-36页
     ·细胞核内磷酸化肽段的富集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细胞核内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第38-48页
   ·前言第38-39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实验材料第39页
     ·主要试剂第39页
     ·实验仪器第39-40页
     ·实验方法第40-41页
   ·实验结果第41-46页
     ·iTRAQ标记定性结果分析第41-42页
     ·iTRAQ标记磷酸化位点(pS/pT/pY)分析第42-43页
     ·iTRAQ标记定量结果分析第43-45页
     ·差异蛋白功能分析第45-46页
   ·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讨论第48-54页
   ·细胞核差异磷酸化蛋白激酶预测第48页
   ·TiO_2法富集磷酸化肽段的优势第48-49页
   ·细胞核组分未经预分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49页
   ·Ser和Thr磷酸化位点鉴定率远远高于Tyr磷酸化位点鉴定率第49-50页
   ·磷酸化鉴定数目较少原因分析第50页
   ·选择iTRAQ标记方法的优势第50-51页
   ·研究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策略比较分析第51页
   ·胞浆EGFR信号通路占较大比例第51-52页
   ·磷酸化差异蛋白分析第52-54页
基本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附录第61-72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春市工业遗产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
下一篇:Cathepsin D Knockdown引发的HeLa细胞器定量蛋白质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