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论 | 第8-16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党校党性教育的理论认知 | 第16-26页 |
一、党性及党性教育 | 第16-18页 |
(一)党性的内涵 | 第16-17页 |
(二)党性教育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党校党性教育 | 第18-26页 |
(一)党校党性教育的内涵 | 第19-22页 |
(二)党校党性教育的特征 | 第22-26页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党校党性教育的发展 | 第26-42页 |
一、十八大以来党校党性教育的新形势 | 第26-27页 |
(一)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党校党性教育提出新挑战 | 第26页 |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斗争赋予党校党性教育新使命 | 第26-27页 |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新形势给党校党性教育提出新要求 | 第27页 |
二、十八大以来党校党性教育的理论发展 | 第27-34页 |
(一)推进党校事业的新思想新观点 | 第28-30页 |
(二)加强党性教育的新思想新观点 | 第30-34页 |
三、十八大以来党校党性教育的实践发展 | 第34-42页 |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实践中党校党性教育发挥的作用 | 第34-37页 |
(二)党校党性教育实践的新探索 | 第37-42页 |
第三章 党校党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42-50页 |
一、党校党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42-46页 |
(一)党校党性教育的理论实用性和针对性不足 | 第42-43页 |
(二)党校党性教育的理想信念持守性不足 | 第43-44页 |
(三)党校党性教育的教学主体创造活力不足 | 第44-45页 |
(四)党校党性教育的接受主体受教意识不足 | 第45-46页 |
(五)党校党性教育的教育效果实效性和理性审视不足 | 第46页 |
二、党校党性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46-50页 |
(一)党校党性教育主客体接受的有限性 | 第46-47页 |
(二)党校党性教育理论实践的滞后性 | 第47-48页 |
(三)党校党性教育功能效果的局限性 | 第48页 |
(四)党校党性教育学习周期的短暂性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完善党校党性教育的对策 | 第50-58页 |
一、优化党校教学布局,营造党性教育氛围 | 第50-52页 |
(一)强化党性教育理论基础 | 第50-51页 |
(二)保证党性教育教学时间 | 第51页 |
(三)搞好参培学员入学教育 | 第51-52页 |
二、贯彻从严治教方针,加强教学学员管理 | 第52-53页 |
(一)完善制度措施 | 第52页 |
(二)严格组织生活 | 第52-53页 |
(三)加强学风建设 | 第53页 |
三、健全课程教材编排,强化教学资源支撑 | 第53-55页 |
(一)健全党校党性教育教材 | 第54页 |
(二)锻造党校党性教育新课程 | 第54-55页 |
四、深化教育教学创新,增强党性教育实效 | 第55-58页 |
(一)创新教学组织管理 | 第55页 |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 第55-56页 |
(三)树立党性教育品牌 | 第56-57页 |
(四)深入党性教育分析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