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艺美学论文

物质与想象—巴什拉的审美救赎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前言第11-17页
 一、选题背景第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2-13页
 三、研究现状综述第13-14页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第14-15页
  (一) 创新点第14-15页
  (二) 难点第15页
 五、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一章 巴什拉物质想象诗学理论综述第17-23页
 第一节 巴什拉生平著述及思想历程第17-19页
 第二节 物质想象诗学理论的哲学背景第19-23页
  一、新认识论第19-21页
  二、物质想象的诗学理论第21-23页
第二章 想象、物质及存在的现代性演化第23-29页
 第一节 想象与存在第23-25页
 第二节 物质与存在的演化第25-29页
第三章 存在与“物质元素”想象之诗学第29-55页
 第一节 想象的价值—火的精神分析第29-36页
  一、“认识论障碍”之价值第30-31页
  二、火的“精神”品格第31-34页
  三、火之“精神分析”第34-36页
 第二节 想象的本质—水与梦第36-41页
  一、水之梦第36-39页
  二、水(物质)与想象第39-41页
 第三节 想象的创造力—空气与遐想第41-45页
  一、想象的垂直创造性第41-43页
  二、“超人”的能力第43-45页
 第四节 外向型想象力—土地与意志第45-49页
  一、“对抗”的意志想象第46-47页
  二、“融合”的意志想象第47-49页
 第五节 内向型想象力—土地与静息第49-53页
  一、内密性研究第49-51页
  二、洞穴的隐喻与蛇第51-53页
 第六节 “物质元素”想象与存在第53-55页
第四章 存在与“现象学想象”之诗学第55-76页
 第一节 本体论研究第55-58页
  一、“现象学转向”第55-56页
  二、思想的来源第56-57页
  三、把握想象的内涵第57-58页
 第二节 “想象”之前—空间的诗学第58-65页
  一、转向内心空间第58-60页
  二、“缩影”与“广阔”第60-62页
  三、“窝”的现象学第62-65页
 第三节 “想象”之中—梦想的诗学第65-72页
  一、“现象学”方法研究的价值第65-66页
  二、研究的领域第66页
  三、追寻梦想的梦想—“安尼姆斯”与“安尼玛”第66-68页
  四、向往童年的梦想第68-70页
  五、梦想者的“可伊托”第70-72页
 第四节 “想象”之后—烛之火第72-74页
 第五节 “现象学”想象与存在第74-76页
第五章 巴什拉之审美救赎第76-86页
 第一节 想象成为人的一种新的能力第77-81页
  一、巴什拉之想象试图为人之存在作出定义第77-79页
  二、想象成为有关人之存在的一种新的能力第79-81页
 第二节 巴什拉之物质魅力第81-84页
  一、巴什拉之物质启迪着对文明的新阐释第81-83页
  二、物质体现为梦想之深处存在的“根”意识第83-84页
 第三节 影响及意义第84-86页
结语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鼠源β-淀粉样蛋白寡聚能力的研究
下一篇:西藏媒介变迁与《格萨尔》史诗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