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官监督制度研究--以台湾地区法官监督制度为视角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中国法官监督制度概述 | 第11-18页 |
·法官和法官监督的内涵 | 第11-14页 |
·法官出现和内涵 | 第11-12页 |
·法官监督制度的内涵 | 第12页 |
·法官监督的意义 | 第12-14页 |
·中国法官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中国法官的主要监督形式 | 第15-18页 |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 第15-16页 |
·党政机关监督 | 第16页 |
·检察机关监督 | 第16-17页 |
·律师、当事人等人民群众对法官的监督 | 第17页 |
·舆论监督 | 第17-18页 |
·法院内部监督 | 第18页 |
第二章 中国法官监督制度现状 | 第18-24页 |
·外部监督方面 | 第19-22页 |
·法官监督行政化色彩重 | 第19-21页 |
·惩戒监督的主体不合理 | 第21页 |
·法官司法不够独立 | 第21-22页 |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没有发挥好作用 | 第22页 |
·法官的自我监督方面 | 第22页 |
·法官自律机制不够 | 第22页 |
·法官事前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22-23页 |
·法官事后监督方面 | 第23-24页 |
·法官考评机制不完善 | 第23页 |
·错案追究制存在问题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台湾地区法官监督制度 | 第24-32页 |
·台湾地区的法院体系 | 第24-26页 |
·司法院 | 第25页 |
·审判机关 | 第25-26页 |
·台湾地区法官监督制度行政规则的发展进程 | 第26-27页 |
·发展进程介绍 | 第26-27页 |
·台湾地区法官主要监督形式 | 第27-31页 |
·台湾职务法庭 | 第27-29页 |
·台湾地区的法官评鉴制度 | 第29-30页 |
·法院内部监督 | 第30页 |
·台湾地区的法官自律制度 | 第30-31页 |
·台湾地区法官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缺乏淘汰机制 | 第31页 |
·评鉴制度缺乏程序保证 | 第31-32页 |
·缺乏外部监督机制 | 第32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法官监督制度的思考 | 第32-40页 |
·对法官外部监督 | 第33-34页 |
·法官监督去行政化 | 第33页 |
·取消审判委员会 | 第33页 |
·重视网络监督的力量 | 第33-34页 |
·激活人民陪审制 | 第34页 |
·设立专门机关 | 第34页 |
·对法官的自我监督 | 第34-35页 |
·增强法官自律意识 | 第34-35页 |
·明确对法官监督的法律制度 | 第35页 |
·对法官职务过程中的监督 | 第35-38页 |
·严格法官准入制度 | 第35-37页 |
·法官培训制度 | 第37页 |
·法官财产申报制度 | 第37-38页 |
·法官考核制度 | 第38页 |
·对法官事后监督 | 第38-40页 |
·完善错案追究制度 | 第38页 |
·完善法官惩戒制度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