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财产保全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我国民事诉讼财产保全制度概述 | 第11-19页 |
第一节 财产保全的概念、性质及设立目的 | 第11-12页 |
一、财产保全的概念 | 第11页 |
二、财产保全的性质 | 第11-12页 |
三、财产保全的设立目的 | 第12页 |
第二节 财产保全的类型 | 第12-13页 |
一、诉讼财产保全 | 第12页 |
二、诉前财产保全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申请财产保全错误 | 第13-16页 |
一、概念及性质 | 第13-14页 |
二、申请财产保全错误的类型 | 第14页 |
三、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 | 第14-16页 |
四、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 | 第16页 |
第四节 财产保全的担保效力 | 第16-19页 |
一、财产保全担保效力概述 | 第16-17页 |
二、财产保全担保效力的实现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财产保全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19-29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财产保全制度 | 第19-24页 |
一、德国的财产保全制度 | 第19-20页 |
二、日本的财产保全制度 | 第20-22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财产保全制度 | 第22-23页 |
四、法国的紧急审理程序和依申请裁定程序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美国的临时救济措施 | 第24-26页 |
一、扣押 | 第25页 |
二、指定临时财产接管人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比较与评价 | 第26-29页 |
一、两大法系民事保全制度的异同 | 第26页 |
二、我国与大陆法系国家的保全制度的比较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成因 | 第29-34页 |
第一节 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立法缺陷 | 第29-32页 |
一、有关启动程序的立法缺陷 | 第29-30页 |
二、有关保全担保的立法缺陷 | 第30-31页 |
三、有关审理程序的立法缺陷 | 第31-32页 |
四、有关程序救济的立法缺陷 | 第32页 |
第二节 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立法缺陷的成因 | 第32-34页 |
一、职权主义色彩浓重 | 第32-33页 |
二、立法理念导致了缺乏细则化的法律规定 | 第33页 |
三、制度起步晚,理论研究不深入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4-43页 |
第一节 启动程序的立法完善 | 第34-35页 |
一、完善申请条件的规定 | 第34-35页 |
二、取消法院可作为启动主体的规定 | 第35页 |
第二节 保全担保的立法完善 | 第35-37页 |
一、明确担保的作用 | 第36页 |
二、减少担保数额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保全审理程序的立法完善 | 第37-39页 |
一、明确管辖法院 | 第37页 |
二、完善审理程序 | 第37-39页 |
三、完善财产保全裁定的生效方式 | 第39页 |
第四节 财产保全救济程序的立法完善 | 第39-43页 |
一、扩充救济途径 | 第40页 |
二、完善损害赔偿制度 | 第40页 |
三、完善财产保全的解除制度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