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浆果类论文--葡萄论文

乙烯响应因子ERF057和ERF080调控葡萄抗寒性的机理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缩略词表第10-15页
1 前言第15-34页
   ·乙烯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第15-25页
     ·乙烯的生物合成与调控第15-17页
     ·乙烯的信号转导途径第17-19页
     ·乙烯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作用第19-25页
   ·ERF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第25-31页
     ·ERF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与分类第25-27页
     ·ERF转录因子的功能特征第27-28页
     ·ERF转录因子在植物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第28-30页
     ·ERF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性改良中的作用第30-31页
   ·葡萄ERF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第31-32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2-34页
2 乙烯对葡萄抗寒性的影响第34-41页
   ·实验材料第34-35页
     ·植物材料第34页
     ·化学试剂第34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4-35页
   ·实验方法第35-36页
     ·乙烯含量测定第35页
     ·ACC含量测定第35-36页
     ·ACO活性测定第36页
     ·相对电导率测定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低温促进葡萄内源乙烯的合成第36-38页
     ·低温促进ACC的合成并激活ACO的活性第38-39页
     ·乙烯正调控葡萄的抗寒性第39-40页
   ·讨论第40-41页
3 ERF057和ERF080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41-56页
   ·实验材料第41-42页
     ·植物材料第41页
     ·菌株及载体第41页
     ·酶及化学试剂第41页
     ·引物合成与测序第41-42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42页
   ·实验方法第42-48页
     ·总RNA的提取第42-43页
     ·总RNA的纯化第43-44页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44页
     ·目的基因ORF扩增第44-45页
     ·PCR产物的纯化与回收第45页
     ·回收产物与载体连接第45-46页
     ·热激法转化大肠杆菌第46-47页
     ·质粒提取第47页
     ·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7-48页
   ·结果与分析第48-55页
     ·ERF057和ERF080基因ORF序列的获得第48页
     ·ERF057和ERF080基因序列特征分析第48-51页
     ·ERF057和ERF080蛋白保守域同源性比对及进化树分析第51-55页
   ·讨论第55-56页
4 ERF057和ERF080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第56-64页
   ·实验材料第56-57页
     ·植物材料第56页
     ·菌株及载体第56页
     ·酶及化学试剂第56页
     ·引物合成与测序第56-57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57页
   ·实验方法第57-58页
     ·实验材料的处理第57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57-58页
   ·结果与分析第58-63页
     ·低温处理条件下ERF057和ERF080的表达模式第58-60页
     ·ACC处理条件下ERF057和ERF080的表达模式第60-61页
     ·低温和AVG互作条件下ERF057和ERF080的表达模式第61-63页
   ·讨论第63-64页
5 VaERF057和VaERF080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及抗性分析第64-80页
   ·实验材料第64-65页
     ·植物材料第64页
     ·菌株及载体第64页
     ·酶及化学试剂第64-65页
     ·引物合成与测序第65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65页
   ·实验方法第65-73页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5-66页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第66-68页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第68-69页
     ·转基因拟南芥插入及表达验证第69-70页
     ·转基因拟南芥表型检测第70页
     ·转基因拟南芥生理指标测定第70-73页
   ·结果与分析第73-78页
     ·转基因拟南芥插入与表达分析第73-74页
     ·转基因拟南芥抗寒性鉴定第74-76页
     ·转基因拟南芥生理指标测定第76-78页
   ·讨论第78-80页
6 VaERF057下游基因分析第80-95页
   ·实验材料第80-84页
     ·植物材料第80页
     ·菌株及载体第80页
     ·酶及化学试剂第80页
     ·引物合成与测序第80-84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84页
   ·实验方法第84-87页
     ·酵母单杂交载体的构建第84-86页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第86-87页
     ·RNA-Seq第87页
     ·转基因拟南芥中差异表达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第87页
   ·结果与分析第87-93页
     ·VaERF057可以和GCC-box和DRE元件结合第87-89页
     ·VaERF057下游基因分析第89-93页
   ·讨论第93-9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结论第95-96页
   ·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13页
附录第113-119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苜蓿应答干旱和盐胁迫的机理及MtPHD6基因的功能分析
下一篇:山葡萄GRAS家族基因VaPAT1在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