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前言 | 第13-33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植物抗非生物胁迫研究的现状 | 第14-25页 |
·离子平衡与渗透调节 | 第14-16页 |
·植物激素与植物抗逆性 | 第16-19页 |
·抗逆相关蛋白 | 第19-21页 |
·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中的作用 | 第21-25页 |
·GRAS转录因子 | 第25-29页 |
·GRAS转录因子的起源与发现 | 第25-26页 |
·GRAS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 第26-28页 |
·GRAS基因参与植物抗逆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葡萄GRAS基因功能研究 | 第29-31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目的意义 | 第31-32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2 葡萄GRAS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3-41页 |
·引言 | 第33页 |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葡萄GRAS家族转录因子序列检索 | 第33-34页 |
·染色体分布分析 | 第34页 |
·葡萄GRAS蛋白进化树分析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葡萄GRAS转录因子家族成员 | 第34-36页 |
·葡萄GRAS家族成员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 第36-37页 |
·葡萄GRAS家族成员进化关系 | 第37-38页 |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38-41页 |
3 GRAS家族转录因子VaPAT1的筛选、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41-69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材料 | 第41-44页 |
·植物材料 | 第41页 |
·菌株与载体 | 第41-42页 |
·化学试剂 | 第42页 |
·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药品及培养基配制 | 第43-44页 |
·引物合成与测序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57页 |
·候选GRAS基因VaPAT1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44-50页 |
·引物设计 | 第44页 |
·总RNA提取 | 第44-45页 |
·葡萄cDNA合成 | 第45-46页 |
·候选GRAS基因全长序列的扩增 | 第46页 |
·PCR产物胶回收 | 第46-47页 |
·目的片段与pEASY平末端载体连接 | 第47-48页 |
·连接产物热激转化大肠杆菌DH5α | 第48-49页 |
·VaPAT1蛋白序列分析 | 第49页 |
·质粒提取 | 第49-50页 |
·VaPAT1启动子克隆 | 第50-54页 |
·山葡萄DNA的提取 | 第50-51页 |
·VaPAT1启动子序列扩增 | 第51-54页 |
·VaPAT1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第54页 |
·外源ABA、GA和SA处理山葡萄组培苗 | 第54-55页 |
·非生物胁迫处理山葡萄组培苗 | 第55-56页 |
·qRT-PCR检测VaPAT1对外源激素和胁迫的响应情况 | 第56-57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57-65页 |
·候选基因PAT1的筛选 | 第57-58页 |
·CDS区扩增 | 第58-59页 |
·蛋白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第59-61页 |
·VaPAT1启动子克隆 | 第61-62页 |
·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第62-64页 |
·外源激素及非生物胁迫应答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65-69页 |
4 VaPAT1转录因子功能分析 | 第69-101页 |
·引言 | 第69页 |
·实验材料 | 第69-71页 |
·植物材料 | 第69页 |
·菌株与载体 | 第69-70页 |
·化学试剂 | 第70页 |
·实验仪器 | 第70页 |
·药品及培养基配制 | 第70-71页 |
·引物合成与测序 | 第71页 |
·实验方法 | 第71-87页 |
·pGBKT7-VaPAT1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 第71-74页 |
·酶切引物的设计 | 第71页 |
·带有酶切位点的VaPAT1全长序列扩增 | 第71-72页 |
·目的片段及pGBKT7载体质粒的酶切 | 第72-73页 |
·酶切产物纯化 | 第73页 |
·pGBKT7线性载体与VaPAT1目的片段连接 | 第73-74页 |
·pGBKT7-VaPAT1载体测序分析 | 第74页 |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74-75页 |
·酵母热激转化 | 第75页 |
·酵母DNA提取 | 第75页 |
·转录自激活检测 | 第75-76页 |
·植物表达载体p1301-VaPAT1的构建 | 第76-77页 |
·酶切引物的设计 | 第76页 |
·带有酶切位点的VaPAT1目的序列扩增 | 第76页 |
·酶切及连接 | 第76页 |
·测序分析 | 第76-77页 |
·pCAMBIA1301-VaPAT1质粒提取 | 第77页 |
·农杆菌GV3101感受态制备 | 第77页 |
·pCAMBIA 1301-VaPAT1电击转化农杆菌GV3101 | 第77-78页 |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 | 第78-79页 |
·农杆菌悬浮液的制备 | 第78页 |
·拟南芥转化 | 第78-79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 | 第79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分子检测 | 第79-81页 |
·拟南芥DNA提取 | 第79-80页 |
·转基因拟南芥PCR检测 | 第80页 |
·转基因拟南芥VaPAT1表达量分析 | 第80-81页 |
·拟南芥抗性检测 | 第81页 |
·非生物胁迫处理野生型及转基因拟南芥 | 第81页 |
·成活率统计 | 第81页 |
·生理指标检测 | 第81-86页 |
·生理指标检测的非生物胁迫处理条件 | 第81-82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82页 |
·粗酶液提取方法 | 第82页 |
·丙二醛含量测定 | 第82-83页 |
·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测定 | 第83页 |
·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测定 | 第83-84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测定 | 第84页 |
·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84-85页 |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第85-86页 |
·qRT-PCR分析抗逆相关基因表达变化 | 第86-87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87-97页 |
·pGBKT7-VaPAT1转录自激活活性研究 | 第87-89页 |
·Bait载体pGBKT7-VaPAT1的构建 | 第87-88页 |
·pGBKT7-VaPAT1转录自激活检测 | 第88-89页 |
·植物过表达载体35S::VaPAT1的构建 | 第89-90页 |
·转基因拟南芥纯合株系的筛选 | 第90页 |
·VaPAT1在转基因拟南芥中表达分析 | 第90-91页 |
·转基因拟南芥抗逆性分析 | 第91-93页 |
·抗逆相关生理指标检测 | 第93-95页 |
·抗逆相关下游基因表达分析 | 第95-97页 |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97-10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主要结论 | 第101-102页 |
·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9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