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政治哲学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绪论 | 第12-23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2-14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四、理论创新与不足 | 第22-23页 |
第一章 王夫之政治哲学思想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来源 | 第23-51页 |
第一节 王夫之生平 | 第23-34页 |
一、王夫之家世 | 第23-25页 |
二、王夫之一生经历 | 第25-34页 |
第二节 明清之际的社会背景 | 第34-38页 |
一、经济变动与社会变迁 | 第34-36页 |
二、政治危机与民族危亡 | 第36-38页 |
第三节 王夫之政治哲学思想的渊源 | 第38-51页 |
一、先秦儒家思想 | 第38-45页 |
二、张载气学思想 | 第45-48页 |
三、佛、老、庄学思想 | 第48-51页 |
第二章 王夫之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51-69页 |
第一节 理依于气 | 第51-54页 |
第二节 道本器末 | 第54-58页 |
一、道器统之于一形 | 第55-56页 |
二、器体道用 | 第56-58页 |
第三节 理欲合性 | 第58-63页 |
第四节 理势相成 | 第63-69页 |
第三章 王夫之对政治权力的哲学思考 | 第69-103页 |
第一节 治统与道统: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 第69-82页 |
一、天下本无统:对“正统”论的批判 | 第69-74页 |
二、奉尧舜以为镇压人心之标的:对“道统”论的批判 | 第74-78页 |
三、以人存道,道可不亡:“道统”独立于“治统” | 第78-82页 |
第二节 集权与分权:权力的分配与制衡 | 第82-94页 |
一、君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分权 | 第82-89页 |
二、分统而治:中央集权下的地方分权 | 第89-94页 |
第三节 人治与法治:政治治理的手段 | 第94-103页 |
一、任人任法,皆言治也:人治与法治不可偏废 | 第95-98页 |
二、正其本以修政教:仁义相资的政治治理手段 | 第98-103页 |
第四章 王夫之理想政治关系的设定 | 第103-142页 |
第一节 君臣关系 | 第104-118页 |
一、君主“任官以诚” | 第105-112页 |
二、大臣“从道不从君” | 第112-118页 |
第二节 君民关系 | 第118-133页 |
一、以民为本 | 第120-124页 |
二、藏富于民 | 第124-129页 |
三、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 第129-133页 |
第三节 民族关系 | 第133-142页 |
一、仁义为纲 | 第135-138页 |
二、维护华夏之正统 | 第138-142页 |
第五章 王夫之政治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评价 | 第142-155页 |
第一节 对清末民初政治变革的影响 | 第142-152页 |
第二节 王夫之政治哲学思想的当代评价 | 第152-155页 |
结语 | 第155-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6页 |
后记 | 第166-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