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思想建设论文--党的作风论文

中国共产党文风建设历史考察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绪论第14-27页
 一、选题的意义第15-17页
 二、研究现状第17-20页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第20-23页
 四、相关概念与创新点第23-27页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文风建设的理论基础第27-47页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风思想第27-38页
  一、无产阶级要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第27-28页
  二、宁愿把手稿烧掉也不愿半生不熟地遗留于身后第28-30页
  三、要从事实中发现联系第30-31页
  四、反对“法国式虚荣”第31-33页
  五、言简意赅的句子最容易让人记住第33-34页
  六、风格即人第34-36页
  七、文学应该歌颂叱咤风云的革命无产者第36-37页
  八、要竭力使报纸变得富有生气第37-38页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的文风思想第38-45页
  一、写作事业应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第39页
  二、真话是我们的力量所在第39-40页
  三、多深入基层第40-41页
  四、请写得简短些第41页
  五、对人民不能咬文嚼字第41-43页
  六、马克思主义不承认一切不变的结论和公式第43-44页
  七、出版物应当成为党的出版物第44-45页
 第三节 经典作家文风思想的指导价值第45-47页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文风思想的重要根基第45页
  二、经典作家的文风思想是无产阶级政党文风理论的重要基础第45-46页
  三、经典作家的文风思想是无产阶级政党文风建设的根本指南第46-47页
第二章 革命时期文风建设考察第47-83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文风探索第48-54页
  一、早期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共产党文风的影响第48-51页
  二、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文风探索第51-54页
 第二节 大革命时期的文风建设第54-57页
  一、避免使用恐怖或疑忌的术语对待国民党第54-55页
  二、从农民的生活中找说话的材料第55-56页
  三、机关报要通俗化第56-57页
 第三节 土地革命时期的文风建设第57-65页
  一、加强党刊建设第57-58页
  二、宣传与鼓动第58-59页
  三、反对本本主义第59-61页
  四、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第61-62页
  五、张闻天反对“党八股”第62-63页
  六、中共中央对转变时局宣传工作的要求第63-65页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风建设第65-75页
  一、《实践论》与《矛盾论》第65-66页
  二、《中国工人发刊词》第66-67页
  三、总政治部对敌军宣传工作的指示第67页
  四、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群众鼓动工作的指示第67-68页
  五、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第68-69页
  六、毛泽东论《反对党八股》第69-72页
  七、延安《解放日报》改版第72-74页
  八、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74-75页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文风建设第75-83页
  一、反对“客里空”运动第76-78页
  二、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第78-79页
  三、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第79-80页
  四、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第80-83页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及曲折发展时期的文风建设第83-107页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风建设第84-91页
  一、各部门负责人应经常为报纸撰写社论或论文第84-85页
  二、1950年全党全军整风中的文风整顿第85-87页
  三、中共中央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第87-88页
  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88-89页
  五、刘少奇对新华社的两次指示第89-91页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时期的文风建设第91-99页
  一、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91-92页
  二、习仲勋、曾一凡关于改进文风会风的建议第92-94页
  三、《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第94-95页
  四、中共中央关于在新闻报道中必须消灭弄虚作假的通知第95-96页
  五、刘少奇同新华社、《人民日报》负责人及胡乔木的谈话第96-98页
  六、周恩来对外宣文风建设的指示第98-99页
 第三节“文化大革命”及结束后徘徊前进时期的文风建设第99-107页
  一、毛泽东对文风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第99-100页
  二、1972年文风整改活动第100-103页
  三、“批林批孔”运动中的文风改进第103-105页
  四、集中揭批“帮八股”恶劣文风活动第105-107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文风建设第107-147页
 第一节 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风建设第107-116页
  一、中共中央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通知第107-109页
  二、中共中央关于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第109-110页
  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第110页
  四、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的指示第110-112页
  五、邓小平的主要文风建设思想第112-116页
 第二节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文风建设第116-134页
  一、改作风抓文风第117-118页
  二、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与简报的意见第118-121页
  三、修订和新订党政机关公文管理条例和办法第121-123页
  四、“三贴近”、“三项教育”与“走转改”活动第123-127页
  五、江泽民的主要文风建设思想第127-131页
  六、胡锦涛的主要文风建设思想第131-134页
 第三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文风建设第134-147页
  一、中央政治局关于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第134-135页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135-136页
  三、“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136-137页
  四、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改进文风第137-140页
  五、习近平对文风建设的一系列要求第140-147页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文风建设的主要特点与启示第147-163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文风建设的主要特点第147-157页
  一、不同时代的主题决定着不同时代的文风风貌第147-149页
  二、人民群众是不同时期文风建设的不竭动力第149-151页
  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不同时期文风建设的重要目标第151-154页
  四、主要领导人的文风思想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第154-156页
  五、文风建设呈现出渐进复发性第156-157页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文风建设的启示第157-163页
  一、弘扬优良文风,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第157-158页
  二、唱响主旋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第158-159页
  三、保持文风活力,必须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第159-160页
  四、加强文风治理,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第160-161页
  五、展示中国风貌,必须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第161-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69页
附录第169-170页
后记第170-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考察
下一篇:王夫之政治哲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