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研究 | 第9-11页 |
二、关系型贷款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第四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一、本文的创新 | 第13-14页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关系型贷款 | 第15-24页 |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 第15-18页 |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5-16页 |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渠道 | 第16-17页 |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 第18-20页 |
一、信息不对称下利率机制的作用 | 第18-19页 |
二、信息不对称下银行信贷配给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关系型贷款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 | 第20-24页 |
一、关系型贷款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关系型贷款可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 | 第21-22页 |
三、关系型贷款比上市融资准入标准低 | 第22-23页 |
四、关系型贷款比民间借贷更具合法性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民生银行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 | 第24-31页 |
第一节 民生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历程 | 第24-27页 |
一、事业部改革——开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之路 | 第25页 |
二、小微贷款产品创新与升级 | 第25-26页 |
三、建立专业支行——打造小微企业专业银行 | 第26页 |
四、城市商业合作社——小微服务新思路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民生银行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运作模式 | 第27-31页 |
一、打造专项客户经理团队,充分获取中小企业信息 | 第27-28页 |
二、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关系型贷款效率 | 第28-29页 |
三、创新信贷产品,提高关系型贷款竞争力 | 第29页 |
四、量化信贷风险,健全关系型贷款风控机制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民生银行关系型贷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7页 |
第一节 民生银行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成效 | 第31-35页 |
一、民生银行中小企业事业部贷款余额及变化 | 第31页 |
二、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及变化 | 第31-33页 |
三、民生银行 2009—2014年经营业绩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民生银行关系型贷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和体系不完善 | 第35页 |
二、银行不可避免受到“预算软约束” | 第35-36页 |
三、企业容易陷入“套牢”风险 | 第36页 |
四、银行人员难以把握“关系度”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我国进一步完善关系型贷款的对策建议 | 第37-41页 |
第一节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保证关系型贷款稳定开展 | 第37-38页 |
一、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 第37页 |
二、加大扶持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 第37-38页 |
三、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38页 |
第二节 优化银行信贷模式,确保提高关系型贷款效率 | 第38-39页 |
一、全力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 | 第38-39页 |
二、建立独立客户经理制度,及时审批放贷 | 第39页 |
第三节 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维护关系型贷款信用基础 | 第39-41页 |
一、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 第39-40页 |
二、建立全面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 第40-4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