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上层社会接受西学之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11页 |
(一) 选题来源 | 第11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二、 对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1-12页 |
(一) 明清上层社会 | 第12页 |
(二) 西学 | 第12页 |
三、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一) 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二)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四、 关于材料等相关说明 | 第18-2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二) 研究路径 | 第19页 |
(三) 创新点 | 第19页 |
(四) 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一、西学与明末上层社会 | 第21-66页 |
(一)西学与明末宫廷 | 第21-47页 |
1.西学东来的历史背景 | 第21页 |
2.利玛窦及早期来华传教士的活动 | 第21-29页 |
3.西学在明末宫廷的传播 | 第29-47页 |
(二)西学与明末士大夫阶层 | 第47-64页 |
1.接受西学的士大夫阶层 | 第47-56页 |
2.排斥西学的士大夫阶层 | 第56-60页 |
3.明末士大夫阶层对西学不同态度之分析 | 第60-64页 |
(三)西学对明末上层社会之影响 | 第64-66页 |
1.西学对明末士大夫的影响 | 第64-65页 |
2.西学对明末宫廷的影响 | 第65-66页 |
二、西学与清朝上层社会 | 第66-105页 |
(一)西学与清朝宫廷 | 第66-95页 |
1.明清鼎革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 第66-67页 |
2.顺治朝的西学传播 | 第67-69页 |
3.康雍乾三朝的西学传播 | 第69-95页 |
(二)西学与清朝士大夫阶层 | 第95-105页 |
1.倾向西学的士大夫阶层 | 第95-98页 |
2.排斥西学的士大夫阶层 | 第98-101页 |
3.西学对清代中前期上层社会之影响 | 第101-105页 |
三、明清上层社会接受西学的异同 | 第105-111页 |
(一)明清西学在华传播之演变 | 第105-106页 |
1.明清在华传播西学主体及变化 | 第105页 |
2.明清西学在华传播内容之变化 | 第105-106页 |
(二)明清上层社会接受西学之异同分析 | 第106-111页 |
1.明清上层社会接受西学之心理异同 | 第106-108页 |
2.明清上层社会接受西学之内容异同 | 第108-109页 |
3.明清统治阶层对来华传教士政策之演变 | 第109-111页 |
余论 | 第111-11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13-12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3-124页 |
后记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