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佛教组织及寺院论文

唐代寺院教育初探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7-12页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第7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7-8页
 (三)研究现状第8-11页
 (四)论文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11-12页
一、唐代以前寺院教育考察第12-19页
 (一)寺院教育发展概况第12-14页
 (二)寺院教育的出现原因第14-19页
  1.官学的衰微第14-15页
  2. 士人隐逸风尚的盛行第15-17页
  3.佛教的传播与发展第17-19页
二、唐代寺院教育的兴衰演变第19-35页
 (一)唐代寺院教育的兴盛第19-24页
  1.兴盛的表现第19-22页
  2.兴盛原因考察第22-24页
 (二)会昌毁佛与寺院教育的衰落第24-29页
  1.会昌毁佛概况第25-26页
  2.会昌毁佛与寺院教育的衰落第26-29页
 (三)敦煌寺学的出现与发展第29-35页
  1.吐蕃统治时期第29-31页
  2.归义军统治时期第31-35页
三、唐代寺院教育的特点及影响第35-41页
 (一)唐代寺院教育的特点第35-38页
  1.浓厚的功利性第35页
  2.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第35-36页
  3.形式的多样性第36-37页
  4.广泛的参与性第37-38页
  5.分布的地域性第38页
 (二)唐代寺院教育的影响第38-41页
  1.对社会的影响第38-39页
  2.对佛教的影响第39-40页
  3.对宋代书院的影响第40-41页
结语第41-43页
文献参考第43-4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清河崔氏家族研究
下一篇:明清上层社会接受西学之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