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6页 |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理论述评 | 第13-14页 |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述评 | 第14-15页 |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实证述评 | 第15-16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6-18页 |
第2章 知识集成及协同的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知识集成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知识集成的概念 | 第18页 |
·知识集成的构成要素 | 第18-19页 |
·知识集成模型 | 第19-21页 |
·协同的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协同学理论 | 第21-22页 |
·专业化分工理论 | 第22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2-23页 |
·博弈论 | 第23页 |
·合作竞争理论 | 第23-24页 |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基于知识集成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的必要性 | 第25-37页 |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现状 | 第25-30页 |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现状 | 第29-30页 |
·知识集成在协同中的作用和影响 | 第30-31页 |
·知识的识别和获取是协同中知识集成的前提和基础 | 第30页 |
·知识的共享和转移是协同中知识集成的核心 | 第30页 |
·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是协同发展中知识集成的目标 | 第30-31页 |
·知识集成视角下协同的必要性 | 第31-36页 |
·知识集成的价值模型 | 第31-33页 |
·基于知识集成的企业竞争优势模型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知识集成视角下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机理博弈分析 | 第37-47页 |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与竞争的博弈分析 | 第37-43页 |
·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模型求解 | 第38-43页 |
·企业协同发展中收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 第43-46页 |
·模型构建 | 第43-44页 |
·模型求解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知识集成视角下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对策与措施 | 第47-67页 |
·知识集成视角下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的风险识别 | 第47-48页 |
·知识集成视角下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8-52页 |
·确定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 第52-54页 |
·实证研究 | 第54-64页 |
·案例简介 | 第54-55页 |
·建立判断矩阵 | 第55-58页 |
·计算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第58-61页 |
·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 | 第61-63页 |
·综合模糊评判结果 | 第63-64页 |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的对策与措施 | 第64-66页 |
·正确判断国家经济形势 | 第65页 |
·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 第65页 |
·将知识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目标 | 第65-66页 |
·建立互信机制 | 第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