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

制动块参数对盘式制动器制动尖叫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1章 引言第9-2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盘式制动器制动尖叫简介第9-10页
   ·制动尖叫机理第10-11页
   ·制动尖叫研究方法第11-14页
     ·解析法第11-12页
     ·实验法第12-13页
     ·数值分析法第13-14页
   ·制动尖叫数值分析主要研究方向第14-20页
     ·摩擦系数第14-15页
     ·实际粗糙表面与磨损第15-17页
     ·热效应第17页
     ·阻尼第17-18页
     ·接触分析第18-19页
     ·摩擦耦合第19-20页
     ·结构改进第20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模态实验与参数调试第22-37页
   ·测试背景与原理第22-24页
     ·材料参数的获得第22-23页
     ·制动盘振型相关理论第23-24页
     ·制动块振型相关理论第24页
   ·零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仿真振型分析第24-28页
     ·零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4-26页
     ·零件仿真振型分析第26-28页
   ·零件模态实验测试第28-32页
     ·实验设备与测试原理第28-29页
     ·零件模态实验第29-32页
   ·仿真与实验对比及参数调试第32-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制动器常用模型比较及改进第37-53页
   ·复特征值分析简介第37-38页
   ·有限元模型的构建第38-40页
   ·完整模型的计算结果第40-44页
   ·对称载荷简化模型的计算结果第44-47页
   ·非对称载荷简化模型计算结果第47-51页
   ·模型比较与讨论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考虑随机粗糙表面的复特征值分析第53-67页
   ·随机粗糙表面的生成方法第53-56页
     ·粗糙表面统计参数第53-54页
     ·生成高斯表面的方法第54-55页
     ·生成非高斯表面的方法第55-56页
   ·随机粗糙表面的生成第56-60页
     ·随机表面参数的确定第56-57页
     ·生成的随机粗糙表面第57-60页
   ·考虑粗糙表面的有限元模型的构建第60-61页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1-65页
     ·频率计算结果分析第61-63页
     ·接触压强分析第63-65页
     ·方法与模型讨论第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制动块结构与位置的影响第67-76页
   ·摩擦衬片磨损导致的厚度变化第67-70页
   ·摩擦衬片中间凹槽和两侧倒角的影响第70-71页
   ·装配位置的影响第71-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工作总结第76-77页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致谢第83-8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机变速器耦合系统换挡过程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电驱动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仿真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