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和饮治疗慢性荨麻疹(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引言 | 第7-9页 |
2 临床研究 | 第9-3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0页 |
·样本来源 | 第9页 |
·样本量的估计及抽样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设计 | 第10页 |
·入选标准 | 第10-12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0页 |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排除标准 | 第11-12页 |
·剔除与脱落标准 | 第12页 |
·治疗方法 | 第12-13页 |
·治疗组 | 第12页 |
·对照组 | 第12-13页 |
·调护 | 第13页 |
·一般资料 | 第13-16页 |
·病例来源 | 第13页 |
·病例分组 | 第13-16页 |
·疗效观察 | 第16-19页 |
·疗效观察指标 | 第16-17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7-18页 |
·安全性观察指标及评价 | 第18-19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9页 |
·结果 | 第19-23页 |
·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 | 第19-20页 |
·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第20-21页 |
·两组治疗后实验室观察指标比较 | 第21-22页 |
·随访及复发情况 | 第22页 |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 第22-23页 |
·安全评估 | 第23页 |
·讨论 | 第23-37页 |
·中医对本病认识的发展过程 | 第23-25页 |
·导师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认识 | 第25-26页 |
·组方分析 | 第26-29页 |
·中药现代药理研究 | 第29-36页 |
·祛风止痒口服液、玉屏风散与慢性荨麻疹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8-39页 |
文献综述 | 第39-61页 |
1. 中医药认识及治疗 | 第39-48页 |
·古代文献认识的发展 | 第39-40页 |
·近代医家认识 | 第40-41页 |
·中医治疗 | 第41-48页 |
·内治 | 第41-44页 |
·外治 | 第44-45页 |
·针灸疗法 | 第45-48页 |
2. 西医认识及治疗 | 第48-57页 |
·病因 | 第48-50页 |
·食物、药物、吸入物及皮肤接触物 | 第49页 |
·感染 | 第49页 |
·物理因素及环境因素 | 第49-50页 |
·精神及内分泌因素 | 第50页 |
·系统性疾病 | 第50页 |
·其他因素 | 第50页 |
·发病机制 | 第50-52页 |
·免疫性机制 | 第51-52页 |
·非免疫性机制 | 第52页 |
·治疗 | 第52-57页 |
·药物治疗 | 第53-56页 |
·非药物治疗 | 第56-57页 |
3. 病人的心理健康及教育 | 第57-59页 |
4. 结语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一) | 第62-66页 |
参考文献(二) | 第66-71页 |
附录一:临床观察表 | 第71-72页 |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