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第9-10页 |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第10-14页 |
| 三、本专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西方音乐中的“匈牙利吉普赛风格” | 第15-43页 |
| 第一节 西方音乐中的“吉普赛风格” | 第15-20页 |
| 第二节 匈牙利的“吉普赛风格” | 第20-43页 |
| 一、起源和音乐来源 | 第20-26页 |
| (一) 维邦克斯(Verbunkos) | 第22-23页 |
| (二) 恰尔达什(Czardas) | 第23-24页 |
| (三) 诺它歌曲(Nota) | 第24-26页 |
| 二、发展过程 | 第26-31页 |
| 三、音乐特征 | 第31-43页 |
| (一) 乐器与器乐演奏风格 | 第32-36页 |
| (二) 节奏 | 第36-38页 |
| (三) 旋律形态 | 第38-40页 |
| (四) 和声 | 第40-43页 |
| 第二章 “匈牙利吉普赛风格”在李斯特、勃拉姆斯创作中的体现 | 第43-85页 |
| 第一节 李斯特的“民族精神” | 第43-72页 |
| 一、创作背景 | 第43-47页 |
| 二、代表作品 | 第47-72页 |
| (一) 《匈牙利狂想曲》(S.244) | 第47-64页 |
| (二) 《匈牙利民歌主题幻想曲》(S.123) | 第64-72页 |
| 第二节 勃拉姆斯的“异国情调” | 第72-84页 |
| 一、创作背景 | 第72-74页 |
| 二、代表作品 | 第74-84页 |
| (一) 《匈牙利舞曲》 | 第74-78页 |
| (二) 《单簧管五重奏》(op.115) | 第78-84页 |
| 小结 | 第84-85页 |
| 第三章 对“匈牙利吉普赛风格”身份的思考 | 第85-94页 |
| 第一节 身份认定 | 第85-94页 |
| 一、三个概念 | 第86-89页 |
| (一) 匈牙利音乐 | 第86-87页 |
| (二) 吉普赛音乐 | 第87-88页 |
| (三) “匈牙利风格”(style hongrois) | 第88-89页 |
| 二、李斯特辩论 | 第89-91页 |
| 三、巴托克的贡献 | 第91-94页 |
| 结语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 后记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