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异位修复再生景观水体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1页
   ·河流修复技术第11-16页
     ·物理修复技术第11-12页
     ·化学修复技术第12-13页
     ·生物修复技术第13-16页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6-18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页
     ·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人工湿地概述第18-24页
   ·湿地定义及分类第18页
     ·湿地定义第18页
     ·湿地分类第18页
   ·人工湿地的分类第18-20页
     ·表面流人工湿地第19页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第19页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第19-20页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第20-21页
     ·悬浮物去除机理第20页
     ·有机物去除机理第20-21页
     ·氮去除机理第21页
     ·磷去除机理第21页
     ·重金属去除机理第21页
   ·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第21-24页
     ·植物第21-22页
     ·基质第22页
     ·温度第22页
     ·pH 值第22-23页
     ·溶解氧第23页
     ·水力停留时间第23-24页
第3章 试验装置与方案第24-30页
   ·试验地点与试验水质第24页
   ·人工湿地的构建第24-28页
     ·湿地植物的选择第24-25页
     ·湿地填料的选择第25-28页
   ·试验流程第28-29页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第29-30页
第4章 菖蒲人工湿地修复再生景观水体的研究第30-49页
   ·人工湿地的启动第30页
   ·人工湿地修复再生景观水体的效果第30-40页
     ·COD第30-32页
     ·TN第32-34页
     ·氨氮第34-36页
     ·NO_3~--N 与 NO_2~--N第36-38页
     ·TP第38-39页
     ·浊度第39-40页
   ·人工湿地修复再生水景观水体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0-47页
     ·水力负荷的影响第40-42页
     ·温度的影响第42-43页
     ·进水浓度的影响第43-45页
     ·进水污染物负荷的影响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植物对湿地系统修复再生景观水体效果的影响研究第49-54页
   ·三组湿地系统修复再生景观水体效果的比较第49-53页
     ·COD 去除效果比较第49-50页
     ·TN 去除效果比较第50-51页
     ·氨氮去除效果比较第51-52页
     ·TP 去除效果比较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6页
 1 试验结果第54-55页
 2 创新点第55页
 3 建议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人工湿地对保护岳城水库水源地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人工浮岛原位修复再生水景观河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