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人工湿地对保护岳城水库水源地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热点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人工湿地的概述 | 第20-32页 |
·人工湿地的定义 | 第20页 |
·人工湿地的组成 | 第20-21页 |
·人工湿地的分类 | 第21-24页 |
·人工湿地的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 第25-28页 |
·氮的去除机理 | 第25-26页 |
·磷的去除机理 | 第26页 |
·有机物的去除机理 | 第26-27页 |
·悬浮固体物质去除机理 | 第27页 |
·重金属去除机理 | 第27-28页 |
·细菌和病毒的去除机理 | 第28页 |
·人工湿地的优缺点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复合人工湿地实验设计 | 第32-40页 |
·复合人工湿地的工艺设计 | 第32-35页 |
·植物的特性 | 第35-38页 |
·实验运行和采样 | 第38-39页 |
·检测项目和方法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复合人工湿地的去污效果研究 | 第40-52页 |
·复合人工湿地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 第40-41页 |
·复合人工湿地对 PH 的影响 | 第41-43页 |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浊度的去除效果 | 第43-45页 |
·复合人工湿地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 | 第45-46页 |
·复合人工湿地对亚硝酸盐氮去除效果 | 第46-48页 |
·复合人工湿地对总氮的去除效果 | 第48-49页 |
·复合人工湿地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不同湿地单元的去污效果和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52-66页 |
·不同湿地单元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第52-55页 |
·湿地污染物去除动力学模型的介绍 | 第55-59页 |
·一级动力学模型 | 第55-56页 |
·零级动力学模型 | 第56-57页 |
·衰减方程 | 第57页 |
·Monod 动力学模型 | 第57-58页 |
·生态动力学模型 | 第58-59页 |
·人工湿地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59页 |
·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动力学参数求解 | 第59-64页 |
·挺水植物塘去污动力学模型 | 第59-60页 |
·芦苇潜流湿地去污动力学模型 | 第60-62页 |
·复合垂直流湿地去污动力学模型 | 第62-63页 |
·普通垂直流湿地去污动力学模型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