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QFT与H_∞方法的直升机飞行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直升机建模技术 | 第10-12页 |
·直升机控制技术 | 第12-15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及操纵品质要求 | 第16-32页 |
·引言 | 第16页 |
·UH-60A直升机的飞行动力学建模 | 第16-26页 |
·直升机机体运动学方程 | 第17-18页 |
·旋翼摆振的分析 | 第18-19页 |
·旋翼挥舞的分析 | 第19-20页 |
·旋翼诱导速度场的分析 | 第20-21页 |
·旋翼气动力/力矩的分析 | 第21-23页 |
·尾桨气动力/力矩分析 | 第23-24页 |
·水平与垂直安定面气动力/力矩分析 | 第24-25页 |
·直升机机身气动力/力矩分析 | 第25-26页 |
·UH-60A直升机高阶线性化数学模型分析 | 第26-28页 |
·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方法 | 第26-27页 |
·UH-60A直升机线性化模型及其分析 | 第27-28页 |
·操纵品质要求ADS-33 分析 | 第28-31页 |
·ADS-33E的相关概念 | 第28-30页 |
·响应形式要求 | 第30页 |
·前飞时操纵品质基本要求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定量反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第32-44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SISO系统的QFT设计基本原理和设计过程 | 第33-38页 |
·SISO系统的QFT设计结构 | 第33-34页 |
·对象模板 | 第34-35页 |
·性能设计指标 | 第35-36页 |
·边界的种类和相关的计算 | 第36-37页 |
·控制器G(s)和前置滤波器F(s)的设计分析 | 第37-38页 |
·MIMO系统的QFT设计 | 第38-43页 |
·设计思想 | 第38-39页 |
·MIMO系统的问题描述 | 第39-40页 |
·MIMO系统到MISO系统的等效变换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内/外回路设计及 H_∞回路成形方法研究 | 第44-51页 |
·引言 | 第44页 |
·内/外回路设计 | 第44-45页 |
·回路成形 | 第45-46页 |
·互质因式的鲁棒镇定问题分析 | 第46-47页 |
·H_∞回路成形设计过程 | 第47-48页 |
·加权阵的合成 | 第48-49页 |
·模态截断法的模型降阶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直升机飞行控制器设计 | 第51-62页 |
·引言 | 第51页 |
·定量反馈理论与 H_∞回路成形的结合方法 | 第51-52页 |
·综合QFT与H_∞的直升机飞行控制器设计 | 第52-59页 |
·H_∞解耦控制器设计 | 第52-54页 |
·QFT控制器设计及频域分析 | 第54-56页 |
·时域分析 | 第56-59页 |
·ADS-33E操纵品质评价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