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公路运输和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震源车车队跟车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1 绪论第9-19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智能无人车的研究历程与发展现状第10-15页
     ·国外智能无人车研究概况第10-13页
     ·国内智能无人车研究概况第13-15页
   ·无人车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前景第15-16页
     ·我国无人车发展的制约因素第15-16页
     ·无人车的发展前景第16页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6-19页
     ·本课题的提出第16-17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2 智能车信息检测技术第19-23页
   ·红外线测距第19页
   ·超声波测距第19-20页
   ·毫米波雷达测距第20页
   ·激光雷达测距第20页
   ·立体视觉测距第20-21页
   ·GPS全球定位系统第21-22页
     ·系统的组成第21页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震源车队跟车系统方案研究与设计第23-32页
   ·系统整体构建第23页
   ·跟车控制模型第23-25页
     ·跟车状态分析第23-24页
     ·模型建立第24-25页
   ·震源车队跟车系统方案设计第25-30页
     ·系统的技术指标与性能要求第25-26页
     ·跟车系统算法流程第26-27页
     ·车距控制系统第27-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4 基于LABVIEW的震源车队跟车系统的三维仿真第32-62页
   ·开发环境介绍第32-33页
     ·NI的LabVIEW第32-33页
     ·3D Express三维建模与仿真环境第33页
   ·震源车队LabVIEW仿真实验设计流程第33-34页
   ·三维场景设计第34-39页
     ·基于3D Express的场景建模第34-36页
     ·LabVIEW三维场景的构建第36-37页
     ·车辆对象的运动控制和场景视角切换第37-39页
   ·路线设计第39-43页
     ·路线的设计第39页
     ·道路曲线拟合第39-43页
   ·双PID调节实现自动跟车算法第43-49页
     ·单PID调节车辆速度第44-46页
     ·双PID调节车辆加速度第46-48页
     ·编写LabVIEW的PID算法模块第48-49页
   ·跟车仿真软件架构第49-55页
     ·算法调用部分第50-51页
     ·仿真积分部分第51-52页
     ·三维场景显示部分第52-53页
     ·实时数据显示与处理第53-54页
     ·时间特征值的提取第54-55页
   ·结果分析与参数修正第55-60页
     ·加速过程中的结果分析第55-56页
     ·减速过程中的结果分析第56-57页
     ·转弯过程中的结果分析第57-58页
     ·仿真算法的修正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5 总结第62-64页
6 展望第64-66页
7 参考文献第66-72页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2-73页
9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车弹簧在线包膜技术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无线感知在交通物联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