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组织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7页
 (一) 研究缘起第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1. 理论意义第9-10页
  2. 实践意义第10页
 (三) 核心概念界定第10-12页
  1.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第10-11页
  2. 组织第11-12页
  3.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组织第12页
 (四) 研究综述第12-16页
  1. 国内相关研究第12-15页
  2. 国外相关研究第15-16页
 (五) 研究内容第16页
 (六)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6页
  2. 实物研究法第16-17页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组织第17-37页
 (一) 教研室第17-20页
  1. 建立背景第17页
  2. 人员配备与运行机制第17-18页
  3. 开展的活动与组织功能第18-20页
 (二) 国家级高校师资培训交流中心(以北京、武汉中心为例)第20-24页
  1. 建立背景第20-21页
  2. 人员配备与运行机制第21-22页
  3. 开展的活动与组织功能第22-24页
 (三) 大区级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第24-28页
  1. 建立背景第24-25页
  2. 人员配备与运行机制第25页
  3. 开展的活动与组织功能第25-28页
 (四) 省级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第28-31页
  1. 建立背景第28页
  2. 人员配备与运行机制第28-29页
  3. 开展的活动与组织功能第29-31页
 (五) 校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第31-37页
  1. 建立背景第31-32页
  2. 人员配备与运行机制第32-33页
  3. 开展的活动与组织功能第33-37页
二、各级各类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组织的系统考察第37-41页
 (一) 体系化第37-38页
 (二) 专门化第38页
 (三) 制度化第38-39页
  1. 法制化第38-39页
  2. 规范化第39页
 (四) 培训途径逐步多元化第39-40页
  1. 在线培训第39-40页
  2. 一对一培训第40页
 (五) 数量与类型不断增多第40-41页
三、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1-47页
 (一) 问题第41-44页
  1. 培训能力有限第41页
  2. 性质单一第41-42页
  3. 制度不健全第42-43页
  4. 专业化程度不高第43-44页
 (二) 原因第44-47页
  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不足第44页
  2.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建立时间晚第44-45页
  3. 组织经费投入不足第45-47页
四、加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各类组织建设的对策第47-56页
 (一) 各级各类组织具体发展方向第47-52页
  1. 教研室第47-48页
  2. 校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第48-50页
  3. 省级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第50-51页
  4. 大区级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第51页
  5. 国家级高校师资培训交流中心第51-52页
 (二) 加强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各类组织建设的总体对策第52-56页
  1. 保障组织经费第52-53页
  2. 树立教师自主发展理念,变培训型组织为服务型组织第53页
  3. 扩大培训规模第53-54页
  4. 组织市场化第54-55页
  5. 建立营利性服务公司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博茨瓦纳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下一篇:来华非洲留学生毕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留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