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水面移动机器人鲁棒控制方法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水面移动机器人控制技术的发展第12-19页
     ·水面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史第13-14页
     ·国内外水面移动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水面移动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第18-19页
   ·研究课题的提出第19页
   ·论文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水面移动机器人船载控制系统设计第21-33页
   ·欠驱动无人船数学模型第21-22页
   ·船体运动坐标系第22-23页
   ·无人船运动学模型第23-29页
   ·无人船跟踪控制的数学模型第29-32页
     ·二自由度直线路径跟踪控制数学模型第30-31页
     ·三自由度简化直线跟踪控制数学模型第31页
     ·三自由度曲线路径跟踪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水面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及软件程序设计第33-52页
   ·水面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第33页
   ·水面移动机器人硬件系统组成第33-39页
     ·无人船船载计算机第33-34页
     ·无人船航向采集系统第34-39页
   ·水面移动机器人程序设计第39-51页
     ·水面移动机器人主程序第40-43页
     ·水面移动机器人网络通信模块第43-45页
     ·水面移动机器人串口通信模块第45-49页
     ·水面移动机器人程序执行模块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水面移动机器人 PID 控制方法第52-58页
   ·水面移动机器人航向控制理论第52-54页
     ·无人船航行控制原理第52-53页
     ·无人船的操纵特性第53页
     ·无人船操舵系统第53-54页
   ·PID 自动舵数学模型第54-55页
   ·无人船自动舵设计第55-57页
     ·PD 型航向自动舵设计第55页
     ·PID 型航向自动舵设计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水面移动机器人鲁棒控制方法研究及仿真第58-77页
   ·无人船自动舵控制方法概述第58-59页
   ·BACKSTEPPING 算法的基本原理第59-61页
     ·Backstepping 概述第59页
     ·Backstepping 原理第59-61页
   ·弱干扰的 USV 非线性 BACKSTEPPING 控制方法第61-69页
     ·无人船航迹控制的数学模型第61-63页
     ·航向控制器的设计第63-67页
     ·USV 自适应调整反馈放大系数控制第67-69页
   ·基于非线性 Backstepping 算法的三自由度 USV 控制方法第69-76页
     ·水面移动机器人曲线跟踪模型的简化第70-72页
     ·水面移动机器人曲线航迹跟踪方法及仿真第72-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6章 水面移动机器人鲁棒控制方法实验验证第77-81页
   ·无人船信息采集第77页
   ·数据传输第77-79页
   ·水面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附录 A第88-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
下一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厂锅炉设备维修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