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载货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制动系统设计要求 | 第10-14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第2章 制动系统主要参数选择 | 第17-33页 |
·初步选择系统主要参数 | 第17-22页 |
·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绘制 | 第17-20页 |
·同步附着系数及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的初步选择 | 第20-21页 |
·系统工作压力的确定 | 第21-22页 |
·制动器主要参数的计算及选择 | 第22-28页 |
·前、后轴制动力确定 | 第22页 |
·制动器型式的确定 | 第22页 |
·制动半径的确定 | 第22-23页 |
·制动器效能因数的计算与选择 | 第23-25页 |
·轮缸直径的确定 | 第25-26页 |
·制动力分配系数的计算 | 第26-27页 |
·同步附着系数的计算 | 第27页 |
·感载比例阀前后轮液压关系确定 | 第27-28页 |
·制动操纵系统参数的确定 | 第28-33页 |
·系统工作压力的初步计算 | 第28-29页 |
·主缸直径、真空助力器助力比、踏板杠杆比的确定 | 第29页 |
·真空助力器直径的确定 | 第29-31页 |
·驻车制动系统参数的确定 | 第31-33页 |
第3章 制动系统匹配校核计算 | 第33-51页 |
·前、后制动力分配校核 | 第33-38页 |
·制动力分配曲线I-β曲线 | 第33-34页 |
·同步附着系数φ_0 | 第34-35页 |
·I-β曲线及同步附着系数的分析 | 第35页 |
·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强度的关系曲线 | 第35-38页 |
·系统工作压力校核 | 第38-39页 |
·极限踏板力下的系统压力 | 第38-39页 |
·满载、路面附着系数为0.8 制动时的系统压力 | 第39页 |
·行车制动操纵系统校核计算 | 第39-43页 |
·踏板力计算 | 第40页 |
·主缸行程校核及计算 | 第40-41页 |
·踏板行程的校核及计算 | 第41-42页 |
·制动液储油杯容量的计算 | 第42-43页 |
·行车制动减速度及制动距离计算 | 第43-44页 |
·最大制动减速度计算 | 第43-44页 |
·制动距离的计算 | 第44页 |
·驻车制动系统的校核计算 | 第44-47页 |
·极限驻车坡度计算 | 第45页 |
·驻车制动手柄力计算 | 第45-46页 |
·驻车制动手柄行程计算 | 第46页 |
·驻车制动减速度校核 | 第46-47页 |
·行车制动部分失效及应急制动效能的计算 | 第47-49页 |
·单回路失效时的制动效能 | 第47-48页 |
·助力器失效时的制动效能 | 第48-49页 |
·制动器能容量校核 | 第49-51页 |
第4章 全文总结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