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产甘油假丝酵母 | 第8-9页 |
·菌株特性 | 第8-9页 |
·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第9页 |
·酵母表达载体 | 第9-12页 |
·酵母复制型质粒 | 第10页 |
·酵母整合型质粒 | 第10页 |
·酵母附加型质粒 | 第10-11页 |
·酵母着丝粒质粒 | 第11-12页 |
·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基因及其启动子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12页 |
·报告基因 | 第12-13页 |
·荧光蛋白基因 | 第12页 |
·β半乳糖苷酶 | 第12-13页 |
·荧光素酶 | 第13页 |
·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 | 第13页 |
·常见的酵母基因转化方法 | 第13-14页 |
·立题背景与意义 | 第14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5页 |
·材料 | 第16-17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16页 |
·培养基 | 第16页 |
·主要仪器 | 第16-17页 |
·主要化学试剂及工具酶 | 第17页 |
·方法 | 第17-25页 |
·菌体的培养 | 第17页 |
·酵母染色体 DNA 的提取 | 第17-18页 |
·PCR 引物设计 | 第18-19页 |
·PCR 扩增体系及反应条件 | 第19页 |
·PCR 产物的回收与克隆 | 第19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19页 |
·转化大肠杆菌 | 第19-20页 |
·大肠杆菌中质粒 DNA 的提取 | 第20页 |
·序列测定 | 第20页 |
·质粒的酶切及去磷酸化 | 第20页 |
·整合载体 pUSGZ 的构建 | 第20-21页 |
·重组质粒 pUSGZ-gfp 的构建 | 第21页 |
·大肠杆菌中重组质粒稳定性分析 | 第21页 |
·大肠杆菌中质粒拷贝数测定 | 第21页 |
·产甘油假丝酵母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方法 | 第21-22页 |
·酵母转化子稳定性分析 | 第22页 |
·酵母荧光显微镜观察 | 第22页 |
·酵母总 RNA 的提取方法 | 第22-23页 |
·酵母总 RNA 的纯化及反转录 | 第23页 |
·半定量反转录 PCR 条件优化及数据分析 | 第23页 |
·菌株保存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5-42页 |
·整合型表达载体 pUSGZ 的构建 | 第25-28页 |
·载体 pUSGZ 的构建及验证 | 第25页 |
·整合载体电转化入出发菌株及转化子验证 | 第25-27页 |
·大肠杆菌中整合载体稳定性 | 第27-28页 |
·整合载体在大肠杆菌中拷贝数测定 | 第28页 |
·整合载体电转化效率分析 | 第28页 |
·含 gfp 的整合载体表达 | 第28-31页 |
·含 gfp 的整合载体的构建与酵母转化子的获得 | 第28-30页 |
·整合载体的蛋白表达分析 | 第30页 |
·重组酵母的稳定性分析 | 第30-31页 |
·整合载体对重组酵母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渗透压对表达体系目的基因表达效果及转录水平的调控 | 第31-42页 |
·半定量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32页 |
·不同葡萄糖浓度下报告基因表达效果及相对转录水平 | 第32-34页 |
·不同 NaCl 浓度下报告基因表达效果及相对转录水平 | 第34-36页 |
·不同 KCl 浓度下报告基因表达效果及相对转录水平 | 第36-38页 |
·不同山梨醇浓度下报告基因表达效果及相对转录水平 | 第38-42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42-44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42页 |
二、展望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