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隐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7页
引言第7-10页
一、隐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及意义第10-14页
 (一) 隐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第10-11页
 (二) 开发隐性语文课程资源的意义第11-14页
  1. 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第12-13页
  2. 有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第13页
  3. 有利于显性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和优化第13-14页
二、隐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14-19页
 (一) 隐性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第14-17页
  1. 教师作为主体在开发和利用隐性语文课程资源时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2. 学生作为开发和利用隐性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3. 家庭、学校、传媒等,在开发和利用隐性语文课程资源时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二) 造成隐性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的原因第17-19页
  1. 隐性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难度大第17页
  2. 应试的现状与压力第17-18页
  3. 课程资源观念差,流于形式第18-19页
三、开发利用隐性语文课程资源的途径及对策第19-34页
 (一) 开发利用隐性语文课程资源的途径第19-27页
  1. 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典籍为基础,做好非教学性备课第19-21页
  2. 在以教育政策为指引下的语文教材建设中开发和利用隐性语文课程资源第21-22页
  3. 转换开发视角,不忽视教师自身可供开发和利用的隐性语文课程资源第22-24页
  4. 转变观念,关注以学生为主的隐性语文课程资源第24-25页
  5. 正视大众文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积极开发大众文化资源第25-27页
 (二) 开发利用隐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对策第27-34页
  1. 利用已开发资源第27-28页
  2. 把握生成性资源第28-29页
  3. 挖掘未开发资源第29-31页
  4. 重视原生性资源第31-32页
  5. 研究延生性资源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后记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螺旋式上升理论指导下的语文学科性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