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曲线箱梁桥的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曲线箱梁桥剪力滞的概念 | 第11-12页 |
·曲线箱梁桥剪力滞效应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剪力滞效应静力方面 | 第13-16页 |
·剪力滞效应动力方面 | 第16-17页 |
·模型试验研究 | 第17-19页 |
·现存问题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曲线箱梁桥剪力滞效应 | 第21-32页 |
·曲线箱梁受力特点与分析 | 第21-23页 |
·受力特点 | 第21页 |
·受力分析 | 第21-23页 |
·曲线箱梁桥剪力滞效应的产生机理 | 第23-26页 |
·能量泛函变分法求解曲线箱梁桥的剪力滞效应 | 第26-31页 |
·变分原理 | 第26-27页 |
·基本假定 | 第27-28页 |
·基本变分方程的推导 | 第28-30页 |
·微分方程的闭合解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车-桥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2-44页 |
·车辆模型 | 第32-34页 |
·车辆模型参数 | 第33页 |
·车辆模型的建立 | 第33页 |
·车辆的动力方程 | 第33-34页 |
·桥梁模型的建立 | 第34-38页 |
·模型概况 | 第34页 |
·箱梁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参数 | 第34-35页 |
·预应力钢筋的布置 | 第35-37页 |
·有限元ANSYS单元的选择 | 第37页 |
·预应力筋的实现方式 | 第37-38页 |
·车-桥有限元模型耦合 | 第38-39页 |
·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有限元程序设计 | 第39-40页 |
·车-桥有限元程序的验证 | 第40-43页 |
·有限元程序静力验证 | 第40-41页 |
·有限元程序动力验证 | 第41-42页 |
·动、静剪力滞系数的区别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车辆动载下不同参数对曲线箱梁桥的剪滞效应分析 | 第44-76页 |
·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曲线箱梁桥剪力滞的纵向分布规律 | 第44-47页 |
·截面及桥面布置介绍 | 第44-45页 |
·简支曲线箱梁桥剪力滞的纵向分布 | 第45-46页 |
·跨中截面弯曲应力时程分析 | 第46-47页 |
·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曲线箱梁桥剪力滞效应的参数分析 | 第47-53页 |
·速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曲率半径的影响 | 第48-49页 |
·行车横向位置的影响 | 第49-50页 |
·宽跨比的影响 | 第50-51页 |
·预应力水平的影响 | 第51-52页 |
·轴重的影响 | 第52-53页 |
·动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曲线箱梁桥剪力滞纵向分布规律 | 第53-57页 |
·截面及桥面布置介绍 | 第53-54页 |
·连续曲线箱梁桥剪力滞的纵向分布 | 第54-55页 |
·边跨及中跨跨中截面弯曲应力时程分析 | 第55-57页 |
·动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曲线箱梁桥剪力滞效应的参数分析 | 第57-74页 |
·速度的影响 | 第57-60页 |
·曲率半径的影响 | 第60-62页 |
·行车横向位置的影响 | 第62-64页 |
·宽跨比的影响 | 第64-67页 |
·预应力水平的影响 | 第67-69页 |
·轴重的影响 | 第69-71页 |
·边跨与中跨跨长比的影响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