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社会背景 | 第10页 |
| ·政策背景 | 第10-11页 |
| ·经济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 ·高职教师 | 第12页 |
| ·培训需求 | 第12-13页 |
|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 ·理论依据 | 第15-18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5-16页 |
| ·终身教育理论 | 第16页 |
| ·成人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 ·成就动机理论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美国 | 第18-19页 |
| ·德国 | 第19页 |
| ·澳大利亚 | 第19-20页 |
| ·日本 | 第2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 ·政策保障 | 第21页 |
| ·培训内容 | 第21-22页 |
| ·培训形式 | 第22页 |
| ·培训时间 | 第22-23页 |
| ·财力支持 | 第23页 |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培训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 第25-32页 |
| ·研究设计 | 第25-28页 |
| ·问卷设计 | 第25-26页 |
| ·样本确定 | 第26-28页 |
| ·调查分析 | 第28-32页 |
| ·参培情况 | 第28-29页 |
| ·培训动力 | 第29页 |
| ·培训认知 | 第29页 |
| ·培训需求 | 第29-32页 |
| 第四章 培训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47页 |
| ·环境因素 | 第32-33页 |
| ·学校因素 | 第32页 |
| ·制度因素 | 第32页 |
| ·培训因素 | 第32-33页 |
| ·自身因素 | 第33-47页 |
| ·教师性别 | 第33页 |
| ·教师年龄 | 第33-35页 |
| ·教师教龄 | 第35-36页 |
| ·任教年级 | 第36-37页 |
| ·教师职称 | 第37-39页 |
| ·学历学位 | 第39-41页 |
| ·资格证书 | 第41-42页 |
| ·工作岗位 | 第42-45页 |
| ·薪金收入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7-54页 |
| ·研究结论 | 第47-50页 |
| ·确定了培训需求影响因素 | 第47页 |
| ·高职教师参加培训方面 | 第47-48页 |
| ·高职教师培训需求动力与认知 | 第48页 |
| ·高职教师培训需求的现实状况 | 第48-49页 |
| ·高职教师参加培训的环境因素 | 第49页 |
| ·高职教师培训需求的自身因素 | 第49-50页 |
| ·措施建议 | 第50-54页 |
| ·完善培训政策,激发培训需求 | 第50-51页 |
| ·活化培训形式,激励培训需求 | 第51页 |
| ·优化培训内容,引导培训需求 | 第51-52页 |
| ·加强培训分析,了解培训需求 | 第52-53页 |
| ·加强培训督导,满足培训需求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8页 |
| 附录 1 | 第58-60页 |
| 附录 2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