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隧道风险预报及支护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引言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外隧道工程中风险研究 | 第11-12页 |
·地质超前预报在隧道施工中应用现状 | 第12页 |
·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新奥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 第13页 |
·本文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本文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21页 |
·工程背景 | 第17页 |
·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 | 第17-18页 |
·地层岩性与岩土构成 | 第18页 |
·区域气候与水文地质 | 第18-19页 |
·隧道岩土工程特性 | 第19-20页 |
·隧道横断面设计参数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岩溶隧道不良地质风险评估 | 第21-37页 |
·隧道工程风险评估 | 第21-26页 |
·隧道工程风险评估的概念及意义 | 第21页 |
·隧道工程风险类型及统计分析 | 第21-23页 |
·隧道工程事故原因分析 | 第23-24页 |
·隧道工程管理风险等级 | 第24-25页 |
·鸡场坪隧道风险评估方案 | 第25-26页 |
·模糊层次综合风险分析方法(FZ-AHP-RA) | 第26-29页 |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及比较判断矩阵 | 第27页 |
·确定模糊权重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 第27-28页 |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构造评价矩阵 | 第28-29页 |
·确定模糊评语集及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第29页 |
·岩溶隧道突水涌泥风险评估 | 第29-34页 |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 第29-31页 |
·确定模糊权重向量 | 第31-32页 |
·构造模糊评价矩阵 | 第32-33页 |
·对准则层模糊评价 | 第33页 |
·对目标层模糊评价 | 第33-34页 |
·综合评价结果及施工建议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7页 |
第四章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岩溶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 第37-67页 |
·本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选择 | 第37-38页 |
·综合地质预报的应用 | 第37页 |
·鸡场坪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 第37-38页 |
·隧道围岩亚级别分类法 | 第38-46页 |
·引用围岩亚级别分类法的必要性 | 第38-43页 |
·围岩亚等级分类法 | 第43-45页 |
·鸡场坪隧道围岩亚级别参数总表 | 第45-46页 |
·地质分析法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 第46-52页 |
·地质分析法概述 | 第46-47页 |
·掌子面数据采集 | 第47-49页 |
·实例分析 | 第49-52页 |
·地质雷达在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 第52-55页 |
·地质雷达工作原理及图像破译技术 | 第52-54页 |
·应用实例 | 第54-55页 |
·TGP206在岩溶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 第55-65页 |
·TGP206地质超前预报系统 | 第56-59页 |
·综合成果图破译技术 | 第59-60页 |
·工程应用实例 | 第60-64页 |
·TGP206工程应用问题讨论 | 第64-65页 |
·鸡场坪隧道围岩等级分类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岩溶隧道亚级别围岩施工方案 | 第67-95页 |
·鸡场坪隧道总体施工方案的选择 | 第67-70页 |
·隧道工程不同围岩等级施工方案 | 第67-69页 |
·鸡场坪隧道总体施工方案 | 第69-70页 |
·岩溶隧道施工工艺 | 第70-78页 |
·不同亚级别围岩施工工艺 | 第70-73页 |
·进洞堆积体不良地质施工工艺 | 第73-75页 |
·富水地段及岩溶区施工方案 | 第75-78页 |
·岩溶隧道支护方式 | 第78-89页 |
·大管棚支护 | 第78-79页 |
·小导管 | 第79-81页 |
·钢拱架或钢格栅拱架 | 第81-83页 |
·锚杆 | 第83-86页 |
·喷射混凝土 | 第86-87页 |
·二次衬砌 | 第87-89页 |
·鸡场坪隧道工程管理 | 第89-92页 |
·鸡场坪隧道实际围岩等级与施工方案统计表 | 第89-90页 |
·不同围岩等级施工进度统计表 | 第90-92页 |
·总体进度图 | 第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5页 |
第六章 岩溶隧道支护有效性分析研究 | 第95-119页 |
·岩溶隧道支护有效性分析理论基础 | 第95-101页 |
·隧道施工围岩-支护-变形体系 | 第95-97页 |
·隧道工程围岩-支护力学效应 | 第97-101页 |
·支护有效性分析路线 | 第101页 |
·监控量测在隧道工程围岩-支护力学效应中的应用 | 第101-117页 |
·隧道监控量测在本隧道中的应用概述 | 第101-103页 |
·监控量测数据管理 | 第103-106页 |
·隧道工程变形量统计分析 | 第106-113页 |
·不同围岩等级监控量测数据统计 | 第113-115页 |
·隧道围岩最终位移的预测 | 第115-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3页 |
·全文结论 | 第119-121页 |
·展望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