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1 论文研究背景及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选题的学术意义 | 第11页 |
| ·选题的实际适用意义 | 第11-12页 |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重构植物静态仿真 | 第12-14页 |
| ·重构植物动态仿真 | 第14-15页 |
| ·重构植物结构模型的研究 | 第15页 |
| ·存在的发展方向及问题 | 第15-16页 |
| 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内 | 第16-18页 |
| ·分形植物形态的重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分形植物形态的重构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页 |
| 5 结论与展望重构分形植物仿真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维数计算与分形理论基础 | 第20-33页 |
| 1 维数计算 | 第20-21页 |
| ·植物形态结构基本模型 | 第20页 |
| ·植物三维分枝结构与二叉树结构模型的关系 | 第20-21页 |
| 2 二叉树理论及其定义 | 第21-22页 |
| 3 树冠的维数及其计算 | 第22-25页 |
| ·带有缺失树枝的三叉树冠的维数计算 | 第24-25页 |
| 4 分形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 ·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 ·常见几种分形几何的基本性质 | 第26-27页 |
| ·伸缩对称性 | 第26页 |
| ·自相似变换 | 第26页 |
| ·自相似性 | 第26-27页 |
| ·分形与欧式之间的几何区别 | 第27页 |
| 5 分枝元形成树迭代生成 | 第27-29页 |
| 6 重要的几种分形系统及其实现 | 第29-32页 |
| ·迭代函数系统(Iterated Function System,IFS) | 第29-30页 |
| ·L系统 | 第30-31页 |
| ·粒子系统 | 第31-32页 |
| 7 根据建模方式进行几种系统的比较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植物形态的分形重构方法及应用 | 第33-40页 |
| 1 植物形态重构引言 | 第33-34页 |
| 2 分形需求技术探讨与计算植物分枝的分形 | 第34-35页 |
| ·分形需求技术探讨 | 第34页 |
| ·计算植物分枝分形 | 第34-35页 |
| 3 分形植物形态的重构算法改进及其流程图 | 第35-38页 |
| ·分形植物形态的重构算法改进 | 第35-37页 |
| ·算法的流程 | 第37-38页 |
| 4 实验效果图 | 第38页 |
| 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植物花朵动态仿真模型技术研究与实现 | 第40-46页 |
| 1 虚拟植物叶片的重构思路 | 第40-41页 |
| 2 相关理论 | 第41-42页 |
| ·植物学常识 | 第41页 |
| ·分形算法 | 第41-42页 |
| 3 植物花朵的几何形态建模 | 第42-43页 |
| ·花朵开花的数学建模 | 第42-43页 |
| ·花朵的形态描述 | 第43页 |
| 4 油菜花朵开花过程动态仿真实现 | 第43-45页 |
| ·油菜花朵花瓣的构建 | 第43-44页 |
| ·试验结果的仿真 | 第44-45页 |
| 5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期望 | 第46-48页 |
| 1 工作的总结 | 第46页 |
| 2 工作的期望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