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轮椅概述 | 第9-14页 |
1-2-1 轮椅的发展史 | 第9-10页 |
1-2-2 智能轮椅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1-2-3 现代轮椅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3 本文内容及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智能轮椅的功能和机构设计 | 第15-21页 |
§2-1 产品的需求分析 | 第15-16页 |
2-1-1 下肢残障人士的心理需求分析 | 第15页 |
2-1-2 下肢残障人士的生理需求分析 | 第15-16页 |
§2-2 国内外现有轮椅产品的机构分析 | 第16页 |
§2-3 智能轮椅的功能要求 | 第16-17页 |
§2-4 智能轮椅的机构构型 | 第17-20页 |
2-4-1 智能轮椅的机构方案和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4-2 智能轮椅机构运动分析 | 第18-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智能轮椅尺寸设计和建模 | 第21-31页 |
§3-1 人机工程学概述 | 第21页 |
§3-2 智能轮椅的静态数据选取原则 | 第21-22页 |
§3-3 智能轮椅结构方案设计 | 第22-27页 |
3-3-1 智能轮椅总体布局 | 第22-23页 |
3-3-2 智能轮椅尺寸设计 | 第23-27页 |
§3-4 Solidworks环境下智能轮椅的实体建模 | 第27-30页 |
3-4-1 关键零部件的建模 | 第27-28页 |
3-4-2 智能轮椅的虚拟装配 | 第28-30页 |
3-4-3 智能轮椅装配干涉检查 | 第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智能轮椅性能分析 | 第31-40页 |
§4-1 CATIA的人机工程学模块简介 | 第31-32页 |
§4-2 三维人体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4-2-1 CATIA V5 中人机工程学模块人体模型简介 | 第32-33页 |
4-2-2 CATIA V5 中人机工程学模块人体模型尺寸设定 | 第33-34页 |
§4-3 智能轮椅的尺寸检测 | 第34-35页 |
4-3-1 作业空间简介 | 第34页 |
4-3-2 尺寸合理性检测 | 第34-35页 |
§4-4 舒适度分析 | 第35-39页 |
4-4-1 人体模型坐姿各关节角度设定 | 第35-38页 |
4-4-2 智能轮椅在不同状态下的舒适度评价 | 第38-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智能轮椅的平顺性分析 | 第40-55页 |
§5-1 Matlab/Simulink简介 | 第40页 |
5-1-1 常用Simulink模块介绍 | 第40页 |
§5-2 智能轮椅的力学模型分析 | 第40-43页 |
5-2-1 建立智能轮椅的力学模型 | 第40-41页 |
5-2-2 力学模型的传递函数 | 第41-43页 |
§5-3 智能轮椅的减震系统模拟 | 第43-47页 |
5-3-1 建立传递函数Simulink仿真模型 | 第43-44页 |
5-3-2 相关参数的选定 | 第44-46页 |
5-3-3 对选定参数的阶跃输入下相应曲线分析 | 第46-47页 |
§5-4 白噪声路面仿真模拟 | 第47-52页 |
5-4-1 运用伪白噪声生成法对路面不平度功率密度模拟 | 第47-49页 |
5-4-2 在Matlab/Simulink时域路面不平度仿真模型 | 第49-50页 |
5-4-3 相关参数对时域路面不平度仿真的影响 | 第50-52页 |
§5-5 时域路面不平度仿真模拟下智能轮椅的平顺性分析 | 第52-5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页 |
§6-2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