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分负载调度算法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4页
   ·引言第14-15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5-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国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国内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贡献第20-21页
     ·机制惩罚可分负载调度第20页
     ·基于剩余能量可分负载调度第20页
     ·自适应索引可分负载调度第20-21页
     ·活跃-睡眠模式可分负载调度第21页
   ·本论文的组织第21-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2章 可分负载理论及其研究现状第24-35页
   ·引言第24页
   ·可分负载理论介绍第24-30页
     ·线性网络第25-26页
     ·星型网络第26-27页
     ·总线型网络第27-29页
     ·树型网络第29-30页
   ·可分负载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0-32页
     ·可分负载理论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研究现状第30-31页
     ·可分负载理论在网格计算中的研究现状第31页
     ·可分负载理论在其它分布式系统中的研究现状第31-32页
   ·可分负载理论未来研究方向第32-34页
     ·基于博弈论的可分负载调度第32-33页
     ·基于能量的可分负载调度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机制惩罚可分负载调度第35-52页
   ·引言第35-39页
   ·机制设计第39-41页
   ·机制惩罚第41-44页
   ·基于机制惩罚的可分负载调度第44-47页
   ·仿真分析第47-51页
     ·最大完成时间第47-48页
     ·受益值第48-49页
     ·惩罚函数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剩余能量可分负载调度算法第52-68页
   ·引言第52-5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分负载调度第54-56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第54页
     ·可分负载调度第54-56页
   ·基于剩余能量的可分负载调度第56-59页
     ·能量消耗模型第57-58页
     ·基于剩余能量的可分负载调度分析第58-59页
   ·仿真分析第59-67页
     ·能耗情况第60-63页
     ·传感器节点生命期第63-64页
     ·剩余能量分布第64页
     ·网络性能统计第64-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索引可分负载调度算法第68-96页
   ·引言第68-70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及可分负载调度分析第70-72页
   ·自适应索引负载分配第72-76页
     ·基于与簇首距离的自适应索引第73-74页
     ·基于剩余能量的自适应索引第74-75页
     ·基于剩余能量和与簇首距离的双排列自适应索引第75页
     ·基于随机数的自适应索引第75-76页
   ·仿真分析第76-94页
     ·能耗情况第76-83页
     ·剩余能量分布第83-87页
     ·网络性能统计第87-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6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活跃-睡眠模式可分负载调度算法第96-126页
   ·引言第96-9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模式第99-111页
     ·通用操作模式第99-102页
     ·特定操作模式第102-111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活跃-睡眠模式第111-113页
     ·无线传感器节点能量消耗分析第111-113页
     ·无线传感器节点活跃-睡眠模式第113页
   ·仿真分析第113-125页
     ·初始负载系数特征第115-117页
     ·能量消耗特征第117-121页
     ·统计性能分析第121-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26-129页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第126-128页
   ·展望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141-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ZnO纳米管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下一篇:开放网络环境下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主观信任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