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爆炸载荷对舰船结构局部毁伤效果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接触爆炸概述及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大型水面舰艇上层建筑抗爆强度分析 | 第17-37页 |
·典型武器调研及输入当量确定 | 第17-20页 |
·国内外武器调研 | 第17-19页 |
·载荷输入当量的确定 | 第19-20页 |
·工况设定分析 | 第20-21页 |
·计算模型及有效性验证 | 第21-26页 |
·数值模型 | 第21-24页 |
·耦合计算方法及材料的设定 | 第24-25页 |
·计算模型有效性验证 | 第25-26页 |
·上层建筑在空中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响应 | 第26-36页 |
·船艏工况 | 第27-30页 |
·船舯工况 | 第30-32页 |
·船艏工况 | 第32-34页 |
·破损分析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多层简单结构接触爆炸作用下破损研究 | 第37-48页 |
·毁伤过程分析 | 第37-38页 |
·双层底结构毁伤效果分析 | 第38-44页 |
·船外底板破损计算 | 第38-40页 |
·船内底板破损计算 | 第40-44页 |
·舷侧多层结构毁伤效果分析 | 第44-47页 |
·舷侧外板破损计算 | 第45页 |
·液舱外板破损计算 | 第45页 |
·液舱内板破损计算 | 第45页 |
·防御纵壁破损计算 | 第45-46页 |
·算例及影响因素讨论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双层复杂结构抗爆特性数值模拟 | 第48-69页 |
·典型武器调研及输入当量确定 | 第48-50页 |
·国内外武器调研 | 第48-50页 |
·输入载荷当量的确定 | 第50页 |
·工况设定分析 | 第50-51页 |
·计算模型及有效性验证 | 第51-53页 |
·参数设置 | 第51页 |
·数值模型有效性验证 | 第51-53页 |
·船底及舷侧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响应 | 第53-68页 |
·船艉工况 | 第53-55页 |
·船舯工况 | 第55-56页 |
·船艏工况 | 第56-57页 |
·结构破坏模式分析 | 第57-62页 |
·接触爆炸吸能分析 | 第62-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高速射流对舰船结构的破坏分析 | 第69-82页 |
·射流形式推导 | 第69-70页 |
·计算工况设定 | 第70-71页 |
·模型有效性分析 | 第71-75页 |
·冲击响应分析 | 第75-79页 |
·二次毁伤计算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多层板架层间结构防护设计分析 | 第82-99页 |
·典型层间防护结构调研 | 第82-87页 |
·Y 型层间结构特点及尺寸 | 第83-85页 |
·X 型层间结构特点及尺寸 | 第85-87页 |
·I 型层间结构特点及尺寸 | 第87页 |
·不同层间结构数值模型 | 第87-90页 |
·不同层间结构接触爆炸下响应对比分析 | 第90-96页 |
·不同层间结构接触爆炸下吸能效果对比分析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结论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7-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