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11-16页 |
·高技能人才研究现状概述 | 第11-14页 |
·人才聚集研究现状概述 | 第14-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3页 |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20页 |
·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人力资本的分类 | 第22-23页 |
·知识资本理论 | 第23-24页 |
·知识资本的涵义 | 第23页 |
·知识资本的特征 | 第23页 |
·知识资本的构成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高技能人才聚集分析 | 第26-38页 |
·高技能人才概念与基本特征 | 第26-29页 |
·高技能人才聚集效应分析 | 第29-37页 |
·高技能人才聚集现象 | 第29页 |
·高技能人才聚集效应特征分析 | 第29-31页 |
·高技能人才聚集效应定量分析 | 第31-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高技能人才聚集及其隐性人力资本开发分析 | 第38-48页 |
·高技能人才聚集中隐性人力资本界定 | 第38-40页 |
·隐性人力资本辨析 | 第38页 |
·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界定 | 第38-39页 |
·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 | 第39-40页 |
·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开发途径和主要影响因素 | 第40-43页 |
·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开发途径 | 第40-41页 |
·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41-43页 |
·高技能人才聚集对其隐性人力资本开发的作用分析 | 第43-44页 |
·高技能人才聚集对其隐性人力资本开发途径的作用分析 | 第43页 |
·高技能人才聚集对其隐性人力资本开发主要影响因素作用分析 | 第43-44页 |
·高技能人才聚集下隐性人力资本开发理论模型建立及其变量界定 | 第44-47页 |
·高技能人才聚集下隐性人力资本开发理论模型建立 | 第44-45页 |
·高技能人才聚集下隐性人力资本开发变量的界定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高技能人才聚集中隐性人力资本开发实证分析 | 第48-88页 |
·高技能人才聚集下隐性人力资本开发研究假设 | 第48-51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51-52页 |
·高技能人才学习能力量表 | 第51页 |
·高技能人才创造能力量表 | 第51页 |
·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开发量表 | 第51-52页 |
·预试 | 第52-63页 |
·预试样本的选择 | 第52页 |
·问卷的项目分析 | 第52-56页 |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56-62页 |
·量表的维度与题项的确认 | 第62-63页 |
·实证分析 | 第63-84页 |
·样本的描述 | 第64页 |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64-65页 |
·不同个体特征在各变量的差异 | 第65-69页 |
·相关分析 | 第69-73页 |
·回归分析及中介变量检验 | 第73-83页 |
·理论模型的确立 | 第83-84页 |
·促进高技能人才聚集对其隐性人力资本开发的建议 | 第84-86页 |
·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聚集效应,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 | 第84-85页 |
·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合理流动,优化高技能人才配置,使高技能人才有效聚集 | 第85-86页 |
·广开渠道,加大高技能人才聚集力度 | 第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6 研究结论及对未来的展望 | 第88-90页 |
·研究结论 | 第88-89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89页 |
·研究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 | 第94-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