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7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效率抗辩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第一节 效率抗辩基本问题探讨 | 第17-22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二、 效率抗辩的定义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并购效率抗辩的研究 | 第22-28页 |
一、 哈佛学派与结构主义主张 | 第22-23页 |
二、 芝加哥学派与效率主义主张 | 第23-25页 |
三、 欧盟并购控制制度的探究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横向并购的效率抗辩 | 第28-43页 |
第一节 并购控制的福利标准 | 第28-31页 |
一、 并购控制的两大福利标准 | 第28-29页 |
二、 消费者福利标准 | 第29-30页 |
三、 社会总福利标准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福利权衡模型和效率抗辩 | 第31-40页 |
一、 福利权衡模型 | 第31-34页 |
二、 成本节约不确定性:基于古诺模型的效率抗辩分析 | 第34-40页 |
第三节 横向并购的效率抗辩 | 第40-43页 |
一、 效率抗辩:两种定义维度 | 第40-41页 |
二、 单边效应与协调效应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非横向并购的效率抗辩 | 第43-50页 |
第一节 非横向并购的效率抗辩 | 第43-47页 |
一、 纵向并购与市场封锁理论 | 第44-46页 |
二、 混合并购与组合效应理论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我国反垄断第一案: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 | 第47-50页 |
一、 中国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查 | 第48-49页 |
二、 可口可乐并购的启示:关于效率抗辩的研究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买方并购的效率抗辩 | 第50-55页 |
第一节 买方并购 | 第50-53页 |
一、 买方势力假说 | 第50-52页 |
二、 涉及买方并购的反垄断政策进展 | 第52-53页 |
第二节 买方并购的效率抗辩 | 第53-55页 |
第六章 效率传递条款的演进及启示 | 第55-59页 |
第一节 效率传递条款的演进 | 第55-58页 |
一、 效率传递条款 | 第55-56页 |
二、 美国并购规制政策中效率条款的演进 | 第56-58页 |
第二节 效率传递条款对我国反垄断决策的启示 | 第58-59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9-61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9-60页 |
第二节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