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阔叶红松混交林不同大小林隙小气候与土壤水分的时空异质性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林隙的概念第10-11页
     ·林隙的基本特征第11页
     ·林隙形成对森林微生境的影响第11-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21页
   ·研究区概况第15-16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21页
     ·样地的选取第16页
     ·PPFD、气温、相对湿度、总辐射和降雨量第16-17页
     ·土壤含水量第17-19页
     ·地面温度和土壤温度第19-21页
3 阔叶红松混交林不同大小林隙PPFD、气温、相对湿度、总辐射和降雨量的比较第21-29页
   ·PPFD、气温、相对湿度、总辐射和降雨量的月变化第21-25页
     ·PPFD的月变化特征第21-22页
     ·总辐射的月变化第22-23页
     ·气温的月变化第23-24页
     ·相对温度的月变化第24页
     ·降雨量的月变化第24-25页
   ·晴天与阴天的PPFD、气温和相对湿度日变化第25-28页
   ·小结与讨论第28-29页
4 不同大小林隙土壤水分异质性和空间分布格局第29-35页
   ·土壤含水量的经典统计分析第29-30页
   ·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异质性分析第30-31页
   ·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格局第31页
   ·土壤含水量的时间格局第31-32页
   ·小结与讨论第32-35页
     ·小结第32页
     ·讨论第32-35页
5 不同大小林隙地面温度和土壤温度的变化特征第35-48页
   ·不同大小林隙地面温度的时空异质性第35-45页
     ·地面温度的日变化第35-36页
     ·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温度和地面最低温度的月变化第36-37页
     ·不同大小林隙地面温度的经典统计学分析第37页
     ·不同大小林隙地面温度的时空异质性第37-40页
     ·不同大小林隙地面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时空异质性第40-43页
     ·不同大小林隙地面温度日较差的时空异质性第43-45页
   ·不同大小林隙土壤温度的经典统计学分析第45页
   ·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第45-46页
   ·小结与讨论第46-48页
     ·小结第46页
     ·讨论第46-48页
结论与讨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与光环境交互影响的樟子松人工林三维可视化模拟研究
下一篇:杨树D1亚类周期蛋白基因Poptr;CYCD1;1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