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研究方法、工作方法论文--运输管理自动化论文

网络闭塞法行车调度辅助系统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概述第10页
   ·ATC 系统概述第10-12页
     ·ATC 系统功能介绍第11-12页
   ·ATC 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第12-14页
     ·ATC 系统在国外的发展状况第12-13页
     ·ATC 系统在国内的发展状况第13-14页
     ·ATC 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4页
   ·选题的意义和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4-15页
   ·论文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第17-31页
   ·半自动化的网络闭塞方式第17-24页
     ·电话闭塞方法概述第17页
     ·电话闭塞法的“两站两区间”模式第17-18页
     ·电话闭塞法的低效率第18页
     ·改进的半自动化网络闭塞法第18-19页
     ·程序实现第19-24页
   ·光电传感技术第24-26页
     ·列车定位技术第24-25页
     ·光电传感器技术第25页
     ·用于本系统列车定位的光电传感器第25-26页
   ·异步 TCP第26页
   ·双缓冲绘图技术第26-27页
   ·.NET第27-30页
     ·.Net 概述第27页
     ·.Net 框架第27-29页
     ·.NET 语言第29页
     ·本论文还要用到的.Net Framework2.0 相关技术第29-30页
   ·“故障-安全”原则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系统框架第31-49页
   ·系统特性和设计原则第31页
     ·系统特性第31页
     ·行车调度辅助系统设计原则第31页
   ·系统软件的分析与设计第31-42页
     ·软件设计架构第31-32页
     ·系统的网络结构第32-33页
     ·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第33-34页
     ·服务器端 8 大功能模块的具体设计第34-39页
     ·客户端 7 大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第39-42页
   ·硬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第42-46页
     ·系统特性第42页
     ·设备的安装布局第42-44页
     ·光电传感器设计原理第44页
     ·信号采集控制板设计原理第44-45页
     ·专用 PC 机的安装方案第45-46页
   ·串口通信模块的详细设计第46-48页
     ·串口通信简介第46页
     ·MSComm 控件第46-47页
     ·通信方案设计第47页
     ·通信格式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系统实现第49-63页
   ·控制中心服务端的实现第49-55页
     ·系统登陆第49-50页
     ·系统主界面第50-51页
     ·通信参数设置第51页
     ·系统参数设置第51-52页
     ·计划与实际运行图第52-54页
     ·48 小时调档第54页
     ·交出控制与收回控制第54-55页
     ·故障报警第55页
     ·屏幕录像第55页
     ·重启令解第55页
     ·强制复位第55页
     ·换屏第55页
   ·车站级客户端的实现第55-62页
     ·系统主界面第55-58页
     ·控制权交接第58-59页
     ·请求发车和允许发车第59-62页
     ·轨区逻空与强制占用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系统测试第63-65页
   ·测试目的第63页
   ·测试环境第63页
   ·测试结果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太阳能的列车临时限速应答装置设计
下一篇: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动态路网路径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