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诺意识形态批判语境下的现代主义文论观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导言 | 第12-17页 |
| 1 阿多诺简介 | 第12-13页 |
| 2 阿多诺艺术理论研究的现状 | 第13-15页 |
| 3 本文的任务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阿多诺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 第17-26页 |
| 1 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 第17-19页 |
| 2 阿多诺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内涵 | 第19-21页 |
| ·意识形态成了一种“社会存在” | 第19-20页 |
| ·意识形态的作用——社会控制 | 第20-21页 |
| 3 阿多诺的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基础 | 第21-26页 |
| ·对同一性的批判 | 第21-22页 |
| ·对非同一性的推崇 | 第22-26页 |
| ·非同一性的栖身之所——星丛 | 第22-23页 |
| ·非同一性的实现方式——彻底否定 | 第23-26页 |
| 第二章 阿多诺意识形态批判的矛头——文化工业 | 第26-30页 |
| 1 文化工业对主体的思维的控制 | 第26-27页 |
| 2 文化工业对消费者的心理操纵 | 第27-28页 |
| 3 抵制文化工业控制的可能性 | 第28-29页 |
| 4 阿多诺的进步观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非同一性的践行者——现代主义艺术理论 | 第30-39页 |
| 1 审美救赎的不竭动力:自律性 | 第30-32页 |
| 2 艺术乌托邦式的救赎:非介入性 | 第32-33页 |
| 3 应对危机的艺术形态:反艺术 | 第33-34页 |
| 4 阿多诺美学理论的历史地位 | 第34-39页 |
| ·对美学传统的继承 | 第35-36页 |
| ·别具一格的现代性 | 第36-37页 |
| ·在西方现代主义美学中的独特地位 | 第37页 |
| ·马克思主义态度的隐蔽性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在互文语境中看阿多诺的艺术理论 | 第39-49页 |
| 1 本雅明与阿多诺 | 第39-43页 |
| ·争论产生的根源——“问题意识”的不同 | 第39-40页 |
| ·“灵韵”的丧失 | 第40-41页 |
| ·从精英化到世俗化的转变的意义 | 第41-43页 |
| 2 哈贝马斯与阿多诺——关于工具理性的争论 | 第43-46页 |
| 3 姚斯和阿多诺 | 第46-49页 |
| ·对于艺术的肯定性和否定性划分的批判 | 第46-47页 |
| ·对于“对话”缺失的批判 | 第47-49页 |
| 余论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