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 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第8-9页 |
1. 选题的来源 | 第8页 |
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页 |
(四) 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0-12页 |
一、“交往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一) “交往”及“交往教学”的本质 | 第12-13页 |
(二) “交往教学”的一般特征 | 第13页 |
(三) “交往教学”的核心概念 | 第13-15页 |
(四) 初中思想品德课“交往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5-18页 |
(五) 初中思想品德课“交往教学”的重要意义 | 第18-20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交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一) 教师在“交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二) 学生在“交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三) 教师和学生在“交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三、改进初中思想品德课“交往教学”的措施 | 第22-25页 |
(一) 改进初中思想品德课“交往教学”的原则 | 第22-23页 |
(二) 改进初中思想品德课“交往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 第23-24页 |
(三) “交往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措施 | 第24-25页 |
四、改进初中思想品德课“交往教学”途径 | 第25-32页 |
(一) 准备阶段 | 第25-27页 |
(二) 实施阶段 | 第27-30页 |
(三) 巩固阶段 | 第30-31页 |
(四) 拓展阶段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