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零 绪论 | 第8-13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页 |
三、国内研究状况简介 | 第8-11页 |
四、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现代汉语表递进义“不X”双音词相关格式的句法分析 | 第13-43页 |
·“不X”双音词的句法考察 | 第13-19页 |
·“不X”双音词出现的句法环境 | 第13-19页 |
·“不X”双音词的句法功能 | 第19页 |
·“不X”双音词构成的相关格式的句法分析 | 第19-40页 |
·“不X”双音词构成的相关格式 | 第20-40页 |
·基事和递事的构成成分 | 第40页 |
·“不X”双音词及相关格式的句法比较 | 第40-43页 |
·“不X”双音词间的句法比较 | 第40-41页 |
·相关格式间的句法比较 | 第41-43页 |
第二章 “不X”双音词及相关格式的语义考察 | 第43-70页 |
·“不X”双音词与有标记递进研究 | 第43-56页 |
·有标记递进和无标记递进 | 第43-44页 |
·“不X”双音词与句内有标记递进 | 第44-46页 |
·“不X”双音词与句际有标记递进 | 第46-54页 |
·句内有标记递进和句际有标记递进的转化 | 第54页 |
·有标记递进的分类 | 第54-55页 |
·“不X”双音词的预示功能 | 第55-56页 |
·相关格式的语义分析 | 第56-67页 |
·语义类型 | 第56-57页 |
·语义关系 | 第57-60页 |
·语义等级区别 | 第60-63页 |
·相关格式递进义的强弱 | 第63-64页 |
·相关格式的语义功能 | 第64-67页 |
·“不X”双音词及相关格式的语义比较 | 第67-70页 |
·“不X”双音词间的语义差异 | 第67-68页 |
·“不X”双音词构成的相关格式间的语义差异 | 第68-70页 |
第三章 “不X”双音词及相关格式的语用分析和认知阐释 | 第70-77页 |
·“不X”双音词及相关格式的语用功能 | 第70-72页 |
·精简功能 | 第70页 |
·对比强调功能 | 第70页 |
·省略提取功能 | 第70-71页 |
·预设功能 | 第71-72页 |
·“不X”双音词及相关格式与主观性 | 第72页 |
·说话人的视角 | 第72页 |
·说话人的情感 | 第72页 |
·说话人的认识 | 第72页 |
·现代汉语中“不X”双音词与相关格式共存的动因阐释 | 第72-74页 |
·原型范畴 | 第73-74页 |
·家族相似性 | 第74页 |
·“不X”双音词及相关格式适用的语体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后记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