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前言 | 第14页 |
·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形成与危害 | 第14-17页 |
·颗粒物(PM)的形成与危害 | 第15-17页 |
·颗粒物的组成 | 第15页 |
·颗粒物的生成 | 第15-16页 |
·颗粒物的危害 | 第16-17页 |
·氮氧化物(NO_x)的形成与危害 | 第17页 |
·氮氧化物的组成 | 第17页 |
·氮氧化物的生成 | 第17页 |
·氮氧化物的危害 | 第17页 |
·柴油机排放法规与标准 | 第17-19页 |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 | 第19-26页 |
·燃油改质技术 | 第19页 |
·柴油机机内净化技术 | 第19-20页 |
·柴油机机外后处理技术 | 第20-26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第28-34页 |
·前言 | 第28页 |
·化学试剂、原料和实验设备 | 第28-30页 |
·化学试剂 | 第28-29页 |
·实验气体 | 第29页 |
·颗粒物 | 第29-30页 |
·实验设备 | 第30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0-31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30页 |
·氮氧化物程序升温脱附(NO_x-TPD) | 第30-31页 |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法(H_2-TPR) | 第31页 |
·催化剂活性测试装置 | 第31-33页 |
·模拟柴油机尾气反应装置 | 第31-32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32页 |
·碳黑 TPR 测试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KFeO_2和 KAlO_2催化剂同时催化去除 PM 和 NO_x性能 | 第34-41页 |
·前言 | 第34页 |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34-35页 |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34页 |
·催化剂的表征及活性评价 | 第34-3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5-40页 |
·铜铁矿型 KFeO_2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活性 | 第35-37页 |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35页 |
·催化剂的活性分析 | 第35-37页 |
·抗水性测试 | 第37页 |
·铜铁矿型 KAlO_2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活性 | 第37-40页 |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催化剂的活性分析 | 第38-39页 |
·抗水性测试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LiCrO_2和 LiCoO_2催化剂同时催化去除 PM 和 NO_x性能 | 第41-51页 |
·前言 | 第41页 |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41-42页 |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41-42页 |
·催化剂的表征及活性评价 | 第4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2-50页 |
·铜铁矿型 LiCrO_2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活性 | 第42-46页 |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催化剂的活性分析 | 第43-45页 |
·抗水性测试 | 第45-46页 |
·铜铁矿型 LiCoO_2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活性 | 第46-50页 |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催化剂的活性分析 | 第47-49页 |
·抗水性测试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LiCoO_2催化剂改性同时催化去除 PM 和 NO_x性能 | 第51-59页 |
·前言 | 第51页 |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51-52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1页 |
·催化剂的表征及活性评价 | 第51-5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2-58页 |
·LiCoO_2催化剂负载 Ag 的表征及催化活性 | 第52-55页 |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催化剂的活性分析 | 第54-55页 |
·LiCoO_2催化剂负载 K 的表征及催化活性 | 第55-58页 |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催化剂的活性分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59-61页 |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