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致命的枪口速度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非致命武器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枪口速度的控制方式 | 第13-17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枪口速度控制方案设计 | 第18-21页 |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8-19页 |
·速度控制方案设计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致伤阈值与弹丸初速分析 | 第21-27页 |
·致伤阈值分析 | 第21-22页 |
·弹丸初速分析 | 第22-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排、进气变初速内弹道计算模型 | 第27-53页 |
·内弹道计算模型分析 | 第27-28页 |
·变初速原理分析 | 第27-28页 |
·计算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28页 |
·第一阶段的计算模型 | 第28-33页 |
·第二阶段的计算模型 | 第33-35页 |
·第三阶段的计算模型 | 第35-40页 |
·第四阶段的计算模型 | 第40-42页 |
·导气管气体动力学模型 | 第42-46页 |
·气体流动模型 | 第42-45页 |
·定解条件 | 第45-46页 |
·弹前气体的动力学模型 | 第46-51页 |
·分界区域的处理 | 第46-47页 |
·气体向枪口运动的动力学模型 | 第47-48页 |
·气体向膛内运动的动力学模型 | 第48-51页 |
·弹丸受力分析 | 第51页 |
·内弹道动力学整体模型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内弹道计算处理 | 第53-59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53-55页 |
·边界点处理和稳定性条件 | 第55-56页 |
·计算过程的滤波处理 | 第56页 |
·计算参数设置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内弹道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59-69页 |
·开孔位置分析 | 第59-60页 |
·开孔位置对初速的影响 | 第60-64页 |
·排气孔位置x_1对初速的影响 | 第60-62页 |
·进气孔位置x_2对初速的影响 | 第62-64页 |
·开孔面积对初速的影响 | 第64-67页 |
·排气孔面积S_1对初速的影响 | 第64-66页 |
·进气孔面积S_2对初速的影响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