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8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一、老工业城市 | 第11页 |
二、工业旅游 | 第11-13页 |
三、旅游开发 | 第13页 |
第四节 工业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一、RMP(昂普)分析 | 第13-15页 |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三、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6页 |
四、旅游系统理论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工业旅游概述 | 第18-21页 |
第一节 工业旅游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一、对工业旅游概念和内涵的研究 | 第18页 |
二、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 第18-19页 |
三、对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 | 第19页 |
第二节 老工业城市工业旅游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总体评价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老工业城市工业旅游的RMP分析 | 第21-45页 |
第一节 典型老工业城市工业旅游的RMP分析概述 | 第21-30页 |
一、德国鲁尔区工业旅游的RMP分析 | 第21-24页 |
二、东北老工业城市工业旅游的RMP分析 | 第24-30页 |
第二节 鲁尔区与东北老基地经验对徐州的启示 | 第30-32页 |
一、发挥政府主导 | 第30-31页 |
二、制定工业旅游开发的整体规划 | 第31页 |
三、丰富工业旅游产品,创新亲身体验 | 第31-32页 |
四、改善城市整体环境 | 第32页 |
第三节 徐州工业旅游的RMP及其关系分析 | 第32-45页 |
一、徐州概况及工业旅游现状 | 第32-33页 |
二、徐州工业旅游的RMP要素分析 | 第33-41页 |
三、徐州工业旅游的RMP关系分析 | 第41-45页 |
第四章 基于RMP理论的徐州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 | 第45-55页 |
第一节 徐州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 | 第45-47页 |
一、力求旅游业和工业的合作双赢 | 第45页 |
二、强化品牌和突显特色的结合 | 第45-46页 |
三、生产主导和适度拓展相结合 | 第46页 |
四、综合效益原则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徐州工业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第47-52页 |
一、工业遗产旅游 | 第47-49页 |
二、工业科普旅游 | 第49页 |
三、产业公园旅游 | 第49-50页 |
四、企业文化旅游 | 第50-52页 |
第三节 徐州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效应 | 第52-55页 |
一、从工业企业角度 | 第52-53页 |
二、从游客角度 | 第53页 |
三、从旅游业角度 | 第53-54页 |
四、从社会角度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徐州工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措施建议 | 第55-65页 |
第一节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第55-57页 |
一、转变思想,提高重视程度 | 第55页 |
二、政策先行,制定行业标准 | 第55-56页 |
三、体制创新,放宽市场准入 | 第56-57页 |
第二节 重新整合突显集聚效应 | 第57-59页 |
一、秉承大旅游战略,加强合作共赢 | 第57-58页 |
二、推动市场细分度,形成集聚效应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多元营销,服务紧随 | 第59-64页 |
一、多样化营销 | 第59-61页 |
二、提升产品质量 | 第61-62页 |
三、规范管理,提升服务 | 第62-63页 |
四、品牌战略管理,提高品牌美誉度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5-67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65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