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和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信用评级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信息不对称性与信用评级 | 第17-19页 |
·交易费用理论与信用评级 | 第19-20页 |
3 新松公司概况及其融资问题分析 | 第20-30页 |
·新松公司概况 | 第20-22页 |
·新松公司发展规划 | 第22-23页 |
·公司产品与市场年度发展规划 | 第22页 |
·公司软、硬件建设规划 | 第22-23页 |
·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 | 第23页 |
·新松公司的融资渠道 | 第23-24页 |
·证券市场融资 | 第23页 |
·政府资金支持 | 第23-24页 |
·商业银行贷款 | 第24页 |
·新松公司融资问题分析 | 第24-26页 |
·新松公司从商业银行贷款受阻的原因分析 | 第24-25页 |
·新松公司在证券市场的融资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新松公司信用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0页 |
4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的构建 | 第30-46页 |
·中小企业样本的选取 | 第30页 |
·中小企业财务指标的遴选 | 第30-33页 |
·财务指标的 Z 处理 | 第33-35页 |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分组 | 第35-37页 |
·因子命名 | 第37-38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8-40页 |
·定量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0-41页 |
·建立中小企业财务指标量化模型 | 第41-43页 |
·聚类分析研究 | 第43-45页 |
·模型检验 | 第45-46页 |
5 新松公司信用评级研究 | 第46-53页 |
·新松公司定量指标情况 | 第46页 |
·新松公司评级步骤 | 第46-47页 |
·确定信用等级 | 第47-51页 |
·对公司信用评级结果的分析 | 第51页 |
·提升新松公司信用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51-53页 |
6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A 102 个上市中小企业定量分析的前 6 个指标数据 | 第56-59页 |
附录 B 102 个上市中小企业定量分析的后 6 个指标数据 | 第59-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