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9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6页 |
(一) 国内学者对于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问题的态度 | 第13-14页 |
(二)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相关构想 | 第14-15页 |
(三) 关于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先后顺序的观点 | 第15页 |
(四) 城乡医疗基本保险制度衔接问题的实践探索 | 第15-16页 |
(五)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页 |
三、研究内容与主要方法 | 第16-17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二) 主要方法 | 第17页 |
四、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7-19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必要性解析 | 第19-34页 |
一、从理论上看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必要性 | 第19-22页 |
(一) 有效需求理论 | 第19-20页 |
(二) 社会保障公平性理论 | 第20-21页 |
(三)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1-22页 |
二、从实践看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必要性 | 第22-26页 |
(一) 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打破我国城乡二元化经济格局的客观需要 | 第22-23页 |
(二) 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需要 | 第23-24页 |
(三) 有效合理地配置城乡医疗保障资源的需要 | 第24-26页 |
三、影响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26-34页 |
(一) 影响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现实因素 | 第26-29页 |
(二) 影响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制度设计因素 | 第29-34页 |
第二章 国外在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方面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43页 |
一、国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4-39页 |
(一) 英国的NHS医疗保险模式 | 第34-35页 |
(二) 德国的SHI医疗保险模式 | 第35-37页 |
(三) 美国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 第37-38页 |
(四) 新加坡的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 第38-39页 |
二、国外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9-43页 |
(一) 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来推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 | 第39-41页 |
(二) 要重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中管理体制的统一 | 第41页 |
(三)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中的主导作用 | 第41-42页 |
(四)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过程与法律制度的建设是分不开的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我国现有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43-57页 |
一、我国现有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模式的介绍 | 第43-55页 |
(一) 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完全融合的重庆模式 | 第43-48页 |
(二)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合作管理的镇江模式 | 第48-50页 |
(三)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全一致的昆山模式 | 第50-55页 |
二、我国现有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模式比较分析 | 第55-57页 |
(一) 比较分析 | 第55页 |
(二) 启示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政策建议 | 第57-63页 |
一、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路径构想 | 第57页 |
二、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政策建议 | 第57-63页 |
(一) 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制度环境方面的政策建议 | 第58-59页 |
(二) 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制度设计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59-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