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研究--基于组织网络理论
摘要 | 第1-10页 |
1. 导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和结构框架 | 第14-15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5-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30页 |
·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等基本概念 | 第17-22页 |
·战略联盟 | 第17-19页 |
·知识 | 第19-20页 |
·知识转移 | 第20-22页 |
·组织网络理论相关研究 | 第22-25页 |
·组织网络的基本内涵及其分类 | 第22-24页 |
·组织网络研究的重要理论 | 第24-25页 |
·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9页 |
·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现状分析 | 第25-27页 |
·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联盟网络视角知识转移相关研究 | 第27-28页 |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评价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研究理论模型与假设 | 第30-40页 |
·研究理论框架 | 第30-31页 |
·变量定义与研究假设 | 第31-39页 |
·战略联盟网络特性与知识转移效果 | 第31-34页 |
·战略联盟网络结构特性与知识转移效果的研究假设 | 第34-36页 |
·战略联盟网络关系特性与知识转移效果的研究假设 | 第36-38页 |
·联盟双方持续时间、冲突解决机制与知识转移效果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变量的测量与评价 | 第40-51页 |
·研究变量的汇总 | 第40-41页 |
·变量的测量 | 第41-45页 |
·自变量的测量 | 第41-44页 |
·控制变量的测量 | 第44页 |
·因变量的测量 | 第44-45页 |
·变量测量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 第45-50页 |
·信度和效度评价标准 | 第45-47页 |
·测量变量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数据收集与实证分析 | 第51-61页 |
·研究数据的收集 | 第51-52页 |
·数据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52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2-54页 |
·相关性检验 | 第54-55页 |
·逐步回归分析 | 第55-61页 |
·回归模型的设定 | 第55-56页 |
·回归模型的评价标准 | 第56页 |
·逐步回归分析 | 第56-6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71页 |
·研究结论分析 | 第61-67页 |
·问卷编制的结论 | 第61页 |
·假设验证的结论 | 第61-67页 |
·研究结果的实践启示 | 第67-69页 |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录1 | 第76-77页 |
附录2 | 第77-80页 |
后记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