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引言 | 第9-10页 |
二、马克思工资理论概述 | 第10-18页 |
·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形成 | 第10-12页 |
·19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工资理论提出阶段 | 第10-11页 |
·19 世纪 50 年代:马克思工资理论基本形成阶段 | 第11页 |
·于 19 世纪 60 年代:马克思工资理论最终完成 | 第11-12页 |
·马克思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2-17页 |
·工资的实质 | 第12-13页 |
·工资的归属范畴 | 第13-14页 |
·工资的基本形式 | 第14-15页 |
·工资量的决定及其变动 | 第15-17页 |
·工资的国民差异 | 第17页 |
·工资理论的地位 | 第17-18页 |
三、马克思工资理论视角下我国工资的理论问题 | 第18-25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力是否为商品 | 第18-21页 |
·马克思论述的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 第18-20页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劳动力商品化的原因 | 第20-21页 |
·我国劳动力商品特性分析 | 第21页 |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工资的本质 | 第21-24页 |
·工资是按劳分配的一种方式 | 第22页 |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 第22-23页 |
·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相统一 | 第23-24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运动变化规律 | 第24-25页 |
·工资水平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提高 | 第24-25页 |
·存在工资差别 | 第25页 |
四、当前我国工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 第25-38页 |
·我国工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35页 |
·劳动力价值被严重低估 | 第26-31页 |
·工资处于低水平状态 | 第31-34页 |
·居民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 第34-35页 |
·现存工资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影响 | 第35-38页 |
·加剧了初次分配的不公平 | 第35页 |
·加剧了劳资冲突 | 第35-36页 |
·居民购买力不足 | 第36-37页 |
·产业结构低度化 | 第37-38页 |
五、马克思工资理论对于解决我国工资问题的对策启示 | 第38-46页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提高工资奠定经济基础 | 第39页 |
·树立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的价值取向 | 第39-40页 |
·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为工资增长提供制度保障 | 第40-44页 |
·缓解工资收入差距扩大的对策 | 第44-45页 |
·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保障劳动者获取工资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