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民俗学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以龙现村“稻鱼共生系统”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问题缘起 | 第8-9页 |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一、“稻鱼共生系统”是一个生态民俗系统 | 第13-18页 |
·稻田养鱼的历史 | 第13-14页 |
·龙现村概况与区位分析 | 第14-16页 |
·地理概貌 | 第14页 |
·气候与水利 | 第14-15页 |
·聚落属性与行政区划 | 第15-16页 |
·“稻鱼共生系统”是一个生态民俗系统 | 第16-18页 |
二、“稻鱼共生系统”的生态民俗解析 | 第18-27页 |
·生态民俗观念 | 第18-19页 |
·水神信仰 | 第18-19页 |
·乡规民约 | 第19页 |
·稻田养鱼的生产经验 | 第19-22页 |
·孵化鱼苗 | 第19-20页 |
·生产准备 | 第20-21页 |
·稻田养鱼 | 第21-22页 |
·生活鱼俗 | 第22-24页 |
·饮食习俗 | 第22-23页 |
·居住民俗 | 第23-24页 |
·人生礼俗 | 第24-25页 |
·舞鱼灯、采茶灯习俗 | 第25-27页 |
三、“稻鱼共生系统”的生态变迁与文化适应 | 第27-35页 |
·稻田养鱼生态民俗的衰落 | 第27-28页 |
·“稻鱼共生系统”的生态变迁与文化适应 | 第28-35页 |
·生态环境的变迁 | 第28-29页 |
·生计方式的改变 | 第29-33页 |
·新的文化适应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附录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