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社会化媒体背景下政府网络危机管理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一、绪论第10-18页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第11-15页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趋势第11-14页
  2. 政府危机管理的路径选择第14-15页
 (三) 研究目的第15页
 (四) 研究流程及方法第15-16页
 (五) 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第16-18页
二、相关概念厘定及理论阐释第18-22页
 (一) 政府危机管理相关概念探析第18-19页
 (二) 社会化媒体的概念和内涵第19-20页
 (三) 理论基础:网络化治理理论第20-22页
  1. 网络化治理理论的阐释第20页
  2. 网络化治理理论的启示第20-22页
三、社会化媒体背景下政府网络危机的成因及特点第22-34页
 (一) 传统政府危机成因及特点第22-23页
  1. 传统政府危机的成因第22页
  2. 传统政府危机的特点第22-23页
 (二) 社会化媒体背景下政府网络危机的成因第23-27页
  1. 网络信息“无限制过滤”第23-24页
  2. 中心传播论弱化第24-26页
  3. 沉默的螺旋效应第26页
  4. 网络草根政治力量的兴起第26-27页
 (三) 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网络危机的特点第27-34页
  1. 危机传播特点—以“7.23甬温动车追尾事故”为例第27-32页
  2. 网络危机的多元化与单一化第32-34页
四、社会化媒体背景下政府网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34-43页
 (一) 网络危机管理意识偏差第34-35页
  1. 忽视网络民意第34-35页
  2. 价值观错位第35页
 (二) 网络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第35-39页
  1. 网络危机预警收集机制不完善第35-36页
  2. 网络回应迟缓且不畅第36-39页
 (三) 网络危机管理技巧缺乏第39-40页
  1. 危机信息处理方式不恰当第39-40页
  2. 舆论引导方式不合理第40页
 (四) 社会化媒体利用不善第40-43页
  1. 社会化媒体素养及使用能力不足第40-41页
  2. 社会化媒体运营维护粗糙简单第41-43页
五、社会化媒体背景下政府网络危机的应对策略第43-53页
 (一) 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网络舆情收集机制第43-46页
  1. 培养危机意识第44-45页
  2. 完善网络舆情收集系统第45-46页
 (二) 构建高效率、高质量的网络回应机制第46-50页
  1. 政府:科学的发言人制度第46-48页
  2. 专家:权威代言人第48-49页
  3. 意见领袖:信息的传声筒和扩音器第49-50页
 (三) 构建多主体、多渠道的网络沟通机制第50-51页
  1. 多主体良性互动第50-51页
  2. 多渠道畅享交流第51页
 (四) 构建新理念、新视角的网络形象修复及反馈机制第51-53页
  1. 彻查事件,正确处理第51-52页
  2. 转移公众注意力,避免“长尾效应”第52页
  3. 事后评估及反馈第52-53页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一) 研究结论第53页
 (二) 前景展望第53-5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5-57页
后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理契约与伦理责任:我国公务员的职业荣誉感研究--兼以X市地税局为例
下一篇: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县域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