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一、关于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与作用 | 第13-18页 |
二、关于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三、关于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建议 | 第21-25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目标与教材分析比较 | 第27-35页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比较 | 第27-30页 |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 | 第27-28页 |
二、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目标的概况 | 第28页 |
三、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目标的比较——以教材中《有理数》一章为例 | 第28-30页 |
第二节 教材分析的比较 | 第30-35页 |
一、教材分析的含义 | 第30-31页 |
二、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教材分析的概况 | 第31-32页 |
三、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教材分析的比较——以教材中《一元一次方程》一章为例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指导与学习评价比较 | 第35-45页 |
第一节 教学指导的比较 | 第35-40页 |
一、教学指导的含义 | 第35页 |
二、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指导的概况 | 第35-36页 |
三、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课时建议的比较——以教材中《二次函数》一章为例 | 第36-37页 |
四、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建议的比较——以教材中《有理数》一章为例 | 第37-40页 |
第二节 学习评价的比较 | 第40-45页 |
一、学习评价的含义 | 第40-41页 |
二、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学习评价的概况 | 第41页 |
三、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建议的比较——以教材中《一元一次方程》一章为例 | 第41-45页 |
第四章 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辅助资源的比较 | 第45-53页 |
第一节 教学设计案例的比较 | 第45-47页 |
一、教学设计案例的含义 | 第45页 |
二、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设计案例的概况 | 第45-46页 |
三、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设计案例的比较——以教材中《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一节为例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教学参考答案的比较 | 第47-49页 |
一、教学参考答案的含义 | 第47-48页 |
二、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参考答案的概况和比较 | 第48-49页 |
第三节 课程资源的比较 | 第49-53页 |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 | 第49-50页 |
二、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课程资源的概况 | 第50页 |
三、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中课程资源的比较——以教材中《元一次方程》一章为例 | 第50-53页 |
第五章 四种版本教师教学用书的版面设计的比较 | 第53-59页 |
第一节 版面结构的比较 | 第53-57页 |
第二节 物理性质的比较 | 第57-59页 |
一、开本与页数 | 第57页 |
二、装帧与版式 | 第57-58页 |
三、价格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改进建议 | 第59-71页 |
第一节 对教师教学用书进行科学定位 | 第59-62页 |
一、教师教学用书有利于教师理解教材 | 第59-60页 |
二、教师教学用书要有效地指导教师教学 | 第60-61页 |
三、教师教学用书要能补充教材中的不足 | 第61页 |
四、教师教学用书要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第61-62页 |
第二节 对教师教学用书进行合理设计 | 第62-71页 |
一、教材分析栏目的合理设计 | 第63-64页 |
二、教学指导和评价栏目的合理设计 | 第64-66页 |
三、教学辅助栏目的合理设计 | 第66-68页 |
四、版面结构的合理设计 | 第68页 |
五、合理组织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队伍 | 第68-71页 |
结束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