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货币结算理论 | 第12-13页 |
·关于人民币结算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现状 | 第14-15页 |
·人民币区域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货币跨境结算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货币的国际化与货币职能 | 第21-22页 |
·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 第22-25页 |
·格拉斯曼法则 | 第23页 |
·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 第23-24页 |
·产业特征和产品结构 | 第24-25页 |
·最优货币区理论 | 第25-28页 |
·最优货币区理论概述 | 第25页 |
·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 | 第25-26页 |
·现代最优货币区理论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演变及现状 | 第29-41页 |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历史演变 | 第29-30页 |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现状 | 第30-37页 |
·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分析 | 第30-33页 |
·人民币跨境结算地域分析 | 第33-34页 |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类型 | 第34页 |
·企业、银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一般流程 | 第34-37页 |
·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 | 第37-40页 |
·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近况 | 第37-39页 |
·建立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对促进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积极作用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收益—成本分析 | 第41-50页 |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收益分析 | 第41-46页 |
·财富累积效应 | 第41-43页 |
·外贸促进效应 | 第43-44页 |
·投融资促进效应 | 第44-45页 |
·合理汇率形成效应 | 第45-46页 |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成本分析 | 第46-49页 |
·与国内政策的冲突——源于内外均衡的实现 | 第46-48页 |
·由“特里芬两难”引起的冲突 | 第48-49页 |
·与维持金融系统稳定的冲突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人民币跨境结算面临的问题 | 第50-59页 |
·人民币跨境结算对外汇储备与外汇管理政策的影响 | 第50-53页 |
·促使外汇储备短期内继续增加 | 第50-51页 |
·影响国际收支监测体系 | 第51-52页 |
·对人民币汇率及我国汇率制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国内金融体系的不完备的问题 | 第53-54页 |
·人民币跨境结算与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 第53-54页 |
·人民币缺乏回流渠道和投资场所 | 第54页 |
·微观领域的问题 | 第54-58页 |
·中国企业缺乏贸易计价能力,结算货币选择权比较弱 | 第54-57页 |
·境内商业银行服务能力有限,境外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的主动性欠缺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关于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政策建议 | 第59-64页 |
·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 第59-62页 |
·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第59-60页 |
·加速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 第60-61页 |
·建立香港离岸金融中心 | 第61-62页 |
·微观经济政策建议 | 第62-63页 |
·提高进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 第62页 |
·提高中资银行服务能力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